湖南代表團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出建議,呼吁盡早啟動桃花江等內陸核電項目建設。代表團認為,發展內陸核電將成為我國華北、長江流域以及中南地區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和治理PM2.5等大氣霧霾的必要措施。
內陸核電站的發展成為今年兩會中核電議題的焦點。內陸核電站的安全是否有保障?國家對內陸核電站是否有重啟計劃?內陸核電的發展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日前,本版編輯就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陳曉秋。
目前我國內陸省份對發展核電的需求如何?
陳曉秋:我國多個內陸省份的可持續發展亟待清潔能源的支撐。而核電在保證能源供應安全、調整能源結構、改善環境質量、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
具體來說,一座百萬千瓦電功率的核電廠和火電廠相比,每年可以節約發電用煤315萬噸以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萬多噸,還能降低大量氮氧化物和包括汞在內的重金屬污染物排放。
面對我國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有限的化石能源和環境污染減排壓力,核電應該而且完全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發展內陸核電是我國華北、長江流域以及中南地區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和治理PM2.5等大氣霧霾的必要措施。
國家下一步會不會考慮啟動內陸核電站的建設?
陳曉秋: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中國暫停了所有內陸核電站建設,核電業發展也陷入低谷。
然而,在國家大力防治大氣污染、發展非化石能源的背景下,核電發展迎來轉機。今年1月,國家能源局下發的 《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適時啟動核電重點項目審批,穩步推進沿海地區核電建設,做好內陸地區核電廠址保護。政策層面再次釋放出核電提速的信號。今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開工一批水電、核電項目。
同時,在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中國工程院和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組織開展的核能發展再研究,以及各方面完成的多項內陸核電廠環境影響評估研究表明,在內陸發展核電的條件已經成熟。
啟動內陸核電站,目前技術上有什么難度?從安全系數上來說,內陸核電是否存在瓶頸和障礙?
陳曉秋:核安全的總目標是“建立并保持對放射性危害的有效防御,以保護人員、社會和環境免受危害”。
從技術層面上看,沿海和內陸核電的安全目標是一致的,即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防止核電廠事故,并在一旦發生事故時減輕其后果,對于在設計核電廠時考慮過的所有可能事故,包括概率很低的事故,要以高可信度保證任何放射性后果盡可能小且低于規定限值;并保證有嚴重放射性后果的事故發生的概率極低。
如果非要說內陸與沿海之間的區別,那就是沿海廠址與內陸廠址之間的區別。比如,沿海廠址對外部事件的關注點與內陸廠址的關注點有所差異。
事實上,即使同樣是沿海廠址,不同廠址之間也是有差異的,這些都需要在廠址適宜性研究和論證中得到充分的滿足,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以確保安全。無論沿海還是內陸,在廠址選擇時所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在核設施廠址安全評價和環境輻射防護等規定中均有明確的要求。
國內外壓水堆核電廠運行實踐表明,核電廠流出物的放射性排放已經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對環境的影響約為天然輻射水平的百分之一。其中,內陸核電廠運行放射性液態流出物對接納水體實際造成的累積影響極小,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我國核電廠流出物環境排放控制標準比其它國家更嚴格,而且我國內陸核電廠液態流出物排放的放射性濃度控制水平比我國沿海核電廠還嚴格10倍,現有核電工程技術實際上可以達到更高的水準,可以確保達到接納水體相應的環境質量標準。
核電與火電都需要可靠地獲取冷卻水,內陸電廠供水水源的保證可以通過廠址合理布局,選擇在水資源較豐富的地區來解決,并通過工程技術措施,如采用閉式循環冷卻(濕式或干式冷卻塔)或中水再利用技術等,進一步減少電廠用水需求和消耗,保護水生生態系統。核電作為能源開發類型也已納入《全國水中長期規劃》能源基地供水保障方案,可以滿足核電廠各種用水的保證率要求。
從我國目前核電發展的技術和監管上看,內陸核電站如何保障安全?
陳曉秋:核安全是核電發展的生命線。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中國對境內核電廠開展了全面、嚴格的綜合安全檢查。結果表明,中國核電安全是有保障的,在運核電機組20年來從未發生過2級及以上核安全事件(事故),主要運行參數好于世界平均值,部分指標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要保障內陸核電的安全、健康發展,就要像建造和運行濱海核電一樣,加強核安全監管和投入,目前的主要舉措是:繼續堅持科學理性的核安全理念,把“安全第一”的原則嚴格落實到核電規劃、選址、研發、設計、建造、運營、退役等全過程;制定和完善核電法規體系;健全和優化核電安全管理機制,從嚴設置準入門檻,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完善核電監管體系,加強在建及運行核電廠的安全監督檢查和輻射環境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國家核事故應急機制,提高應急能力;加大核電科技創新投入,推廣應用先進核電技術,提高核電裝備水平,重視核電人才培養。
從國際上看,內陸核電站的建設情況如何?
陳曉秋:世界上多數國家運行的核電機組大部分都建在內陸。在這方面,核電裝機容量比例最高的法國和核電機組數最多的美國具有典型性。
法國除在英吉利海峽邊有部分濱海核電廠外,其余大部分為濱河內陸核電站。且法國核電站首先開發建設的均為內陸核電站。
在法國的19個核電廠59臺機組中,濱海核電廠4個、河口核電廠1個,共19臺機組,濱河核電廠有14個,共40臺機組。濱河核電廠占全部核電廠的74%,機組臺數占69%,已有1000多堆年的運行經驗,其中羅納河沿岸建有4個核電廠,總裝機容量達1340萬千瓦。
美國現有104個核反應堆機組,分布在31個州的65個核電廠址。美國65個核電廠中,有39個核電廠位于內陸地區,共64臺機組,占所有核電機組的61.5%,已經有2000多堆年的運行經驗,其中密西西比河流域建有21個核電廠,總裝機容量達到3093萬千瓦,而且這一流域擬新建核電項目有5個(約1000萬千瓦)。記者鄧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