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看了之前的報道說,日本已經轉移了55萬民眾,不知道核泄漏事件周圍的影響環境多大,大概是方圓多少公里之內會產生影響?
【趙成昆】:也沒公布,看有多少放射性容量,功率越大放射性的容量越多,我們國內的核電廠有500米的廠區邊界,3公里—7公里的應急區,在外面還有一些東西。各個電廠的情況不一樣,我們國家為了保證在應急方面不太困難,我們國家目前規范5公里以內不要有一萬人以上的城鎮,10公里以內不要有10萬人的城鎮,希望核電廠要不同方向的兩個通道,其中一個是應急通道,一旦發生事故的時候,如果人多的話組織撤離很困難。假如我這里有一條路,發生事故的時候風向也是朝著這個方向走,我另外一條通道,背風向會降低傷害。日本的1號核電廠是20公里,2號核電廠是10公里,在20公里范圍以內所有的人都撤離了,現在情況不是很樂觀,有些情況表現出來是很令人擔憂的。
[主持人]:我們看到報道說這次日本海嘯地震當中,不僅包括第一、第二核電廠,還有女川核電站、東海核電站也有產生了核安全的危機,為什么核電廠都建在海邊呢,這有什么講究?
【趙成昆】:我們國家目前是建在海邊,美國、法國、日本等等大概都是一半建在內陸,一半建在海邊。發電的時候產生蒸汽來做功,實際上1/3左右可以拿來利用發電,剩下2/3的能量,蒸汽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壓力不夠,熱度也不夠,就沒辦法做功了,水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個蒸汽發生器要好幾個億,非常困難,要保證蒸汽發生器的安全,水要求很高,所以后來這個水不要了變成氣,就隨便放掉了,要冷凝,再預熱。要把水冷凝有一個冷凝器,會把2/3的熱量帶走,最便宜的辦法就是把海水引進來直接把熱量通過冷凝器交換就帶出去了,2個百萬級的機組核電廠100噸/秒的海水把熱量帶走。
[主持人]:對海水的環境會不會有傷害?
【趙成昆】:你問的很好,現在很多人關注,對海水關注主要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放射性的廢液,二是熱影響。放射性廢液目前我們國家有很嚴格的標準,可以通過水渠往海里排,目前我們國家的標準在修正以前是每升3700貝克,現在是100多個貝克,很嚴格,內陸更低。所以這部分廢液是經過了層層處理,不會有影響。剛才講了超過2/3的熱量要往海里排,一個區域里假如有溫升過高,范圍過大會帶來對生態、魚類、蝦類等等其他一些東西帶來影響。在我們環境評價里這部分有很嚴格的要求,溫升超過4度的區域很小,當時海域水的交換條件比較好,這次日本的核電廠為什么這么厲害,海嘯進來以后反復的沖擊,做這個環境評價的時候對溫升有很嚴格的規定,要做物理試驗等等,專門有一批專家給你審查,一個地方建核電廠不能太多。早年法國、美國在都建了很多核電廠,用江水冷卻,現在國外大部分核電廠,大部分國家不允許用這個,火電廠都可以看到,有一個很大的冷卻塔,2回路的水經過冷卻塔排到空氣里,我們現在也在大量的做這方面的工作,我們環保部規定要建冷卻塔。像九江最低水位達到了每秒5000多立方,要解決冷卻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國家環保部為了保持水域的環境,必須要建冷卻塔,成本都有增加,但是對環境和生態都有好處。
我國核安全應急設施機制完善
[主持人]:這位網友問,從日本遭遇地震后的核泄漏事件,您認為對中國有哪些啟示呢?
【趙成昆】:這是一個很及時的問題,首先從這次核電廠事故的直接原因講是超大型的9級地震,再疊加上10米的海嘯造成的,特別是對安全系統、水冷卻系統造成影響。我們國家現在已經有13座機組正在運行,目前13座運行機組的的安全狀態相當不錯,從1998年開始我們國家還沒有發生過2級和2級以上的事件或者事故。整個運行的業績在全世界核電廠里處于前面優先的位置,一個是我們企業很認真,很負責,國家監管部門也進行很嚴格的監管。建造核電廠28座機組,包括我們國家自己二代改進型,包括引進的美國4座AP1000,包括從法國引進的2臺EPR,這些都相當不錯。以前我們海邊核電廠選廠址的話都要考慮到抗震,我們專業人員經過大量調查,在這個區域里在歷史上產生過什么樣的地震,附近有沒有斷層,或者是能動的斷層,這些都要避開,再按照調研的情況確定核電廠抗震的級別。假如美國地震對我們核電廠沒什么影響,日本的地震對我們的影響也不大,假如是黃海就要注意了,影響比較近,選址的時候是按照加速度的概念,地震的時候有很大加速度。我們核電廠的安全殼跟其他的安全系統以及里面的設備,必須能夠承受區域里面可能最大的地震。所以一般像我們國家0.2米的加速度,是這樣設計的,AP1000是0.3。廠房不同的高度也不一樣,是一套很復雜的東西,地震的時候一樓沒感覺,十樓搖晃了,設計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情況。海邊所有的核電廠都有防浪堤,我們都有一套選址的標準,秦山地區大概是6—6.5米。
[主持人]:不知道我們國家對核安全有什么預警機制嗎?有些網友可能會擔心,如果風向改變話會不會吹到我們內陸地區,我們有哪些部門在做什么樣的監測,有哪些預警呢?
【趙成昆】:我感到有必要對地震和海嘯這種結合做一個重新評估,日本也沒有想到有這么大的影響,至于你剛才講的有沒有預警裝置,核電廠設計本身周圍有很多監測地震設施,超過一定程度以后馬上報警,地震引起了一些信號,假如地震超過一定級別了就會報警。國家地震局可能有這些東西,要做到很準確的預報還是比較難的,一旦出了事以后,我們國家的應急設施這套機制是非常完善的。
發展核電關鍵在于安全與利益的平衡
[主持人]:這位網友問,現在很多都是都在增建核電廠,這次事故讓我們看到,很多人的生命健康會受到威脅,相比人的生命健康來說,建核電站是不是那么重要,我們以后會不會因為這次的事故而停止一些建核電站的步伐呢?
【趙成昆】: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現在也是比較普遍,這是安全跟利益的問題,人要在世界上活著,一個國家,一個單位必須要有很多物質條件,包括動力在內。任何一個人,在一生的過程中都有安全問題,走路、汽車、火車等等,特別是煤炭每年造成的損害還很大。這種安全跟你獲得的利益之間有一個平衡,假如說為了安全,要大量的投入,這樣可能就不做了,投入的東西跟安全風險是可以接受的,任何事情都是這樣,都是平衡的,只不過是多少而已。切爾諾貝利的問題、日本的問題帶來了這些風險,但是關心是很自然也很有必要的。我琢磨了一下,核電的安全問題是跟時代和技術有關的。切爾諾貝利發生在1986年,而且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事件,連安全殼也沒有。到了退役的年齡各方面的設備都老化了,跟人退休一樣,我去過這個核電廠,但是我沒有全面評價過?,F在目前我們正在做得核電廠,包括我們二代改進的,包括AP1000和法國引進的EPR的安全性能應該說比70年代高。吃一塹長一智,之后提出了很多安全改建,切爾諾貝利以后提出了新的概念和安全文化以及監督制度等等一系列的東西。
有個指標我不知道網友們了解不了解,核電作為一種工業能源,照理說它的風險度跟其他的工業火電、水電差不多,但是由于核電的特殊性,放射性的問題,規定了特別高的指標,2個千分之一,這是美國核管理委員會提出的。一個核電廠引起的死亡事故,是核電廠周圍發生的交通問題、爆炸問題加在一起,核電廠死亡事故的概率是它的千分之一。核電廠周圍由于輻射引起的像癌癥,核電廠周圍除了輻射以外還有其他的環境問題,化學等等問題都會引起癌癥,這個概率也是其他的千分之一。我們做核電廠的時候充分考慮到由于輻射性的特點采取特別措施、特別關注,在設計里有大量的安全措施。一個核電廠里有300多個系統,直接用于安全的有好幾十個系統。隨著技術的進步,像這樣的堆芯熔化損傷的概念,目前運行的是萬分之一,現在是十萬分之一,AP1000是百萬分之一。我們國家出于能源安全或者是能源結構的需要,水電也引起很多爭議,這是學術討論了。從我們國家現在所建的二代改進和引進型的三代美國也好,法國也好,它的安全的系數跟70年代,包括日美是不一樣的。我個人感到要嚴格的按照國家的規范、國家的相關技術標準來做,嚴格的按照建造質量和運行質量。有了好的文化腦袋,核安全文化腦袋,不能用做火電的腦袋做這個事,必須時時刻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樣的技術設計,再加上這樣的建造質量和管理水平,我個人覺得不會有太大風險。盡管這次很不幸的事故也發生,人都是在進步當中不斷提高認識,不斷的提高水平,我個人感到通過日本吸取這方面的教訓,再加上國家和監管部門從頭到尾嚴格監督。
[主持人]:核安全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核電站建立也沒有民眾想象的那么恐怖,按照我們通俗的講法,去醫院做一個X光,拍一個B超,這樣也會適當的接受一些輻射,但這些都是安全的。
【趙成昆】:對,這些是安全的。高的建造水平、高的質量,高的管理水平來保證質量,一點也不能放松,時刻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核電知識的普及需要公眾支持
[主持人]:我們再看最后一個網友的問題,這位網友叫農科大123,他說作為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次危機,因為現在有很多從日本過來的消息不是那么準確,那么完善,老百姓覺得很慌,會不會哪一天風吹到我們這個地方,會吹到我們的沿海地區,您覺得現在作為一個老百姓,他們最應該做的是什么呢?
【趙成昆】:核方面的專家對問題認識的比較透徹,問題不大,還有對知識方面沒有太多的認識,這也是一般公眾,要慢慢增加這方面的知識。還有一種是有一定的知識,還有很多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都在發展,都在進步。到現在為止還用不著太恐慌,還沒有報道飄到中國來,還是要相信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他們對國家、公眾的安全承擔著責任。出了事以后11日環保部在沿海隨時監測,不然的話再操心也不行,通過這件事學一點知識。作為核電,除了公眾的支持,我們國家要在公眾教育或者是公眾參與方面有一個制度。一兩個核電廠沒問題,要按照現在的規劃建很多,地方很寬,公眾也很多,必須讓公眾懂得、了解這么一個政策,它的風險、問題和好處,這樣對核電的接受、或者是對核電的擔心都會非常好。
[主持人]:謝謝趙老師今天來到我們的演播室。災難提醒人們,生活可能在一瞬間變得意想不到的殘酷,所以人類自身的脆弱性將我們聚集在一起,以共同的人性來彼此分擔,中國人經歷過四川地震的痛苦和損失,也從國際社會得到過援助和力量,所以對日本的這次地震,我們希望他們的百姓盡量走出這次地震和海嘯的陰影,核安全的擔憂可以在態勢不斷發展過程當中得到控制,希望所有人能夠健康、平安。
【趙成昆】: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再見!
|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趙成昆為強國論壇題詞 |
嘉賓簡介
趙成昆 1966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工程物理系船舶反應堆工程專業。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學院應用物理和核反應堆工程系核安全防護與計量學專業訪問學者。
曾任核工業部第二研究設計院二部技術員、核工業部第一研究設計院設計部工程師、廣東大亞灣核電站總體處處長、分部經理、核工業一院設計部副主任、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副總工程師兼603千壓核電站總設計師、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院長,國家核安全局常務副局長、國家環??偩趾税踩c輻射環境管理司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