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日下發了《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下稱《計劃》),并同時發布了《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下稱《路線圖》)。
據了解,《計劃》明確了我國能源技術革命的總體目標:到2020年,能源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一批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能源技術裝備、關鍵部件及材料對外依存度顯著降低,我國能源產業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能源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建成與國情相適應的完善的能源技術創新體系,能源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能源技術水平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支撐我國能源產業與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進入世界能源技術強國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計劃》列舉了包括“非常規油氣和深層、深海油氣開發技術創新”、“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創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創新”、“先進核能技術創新、乏燃料后處理與高放廢物安全處理處置技術創新”、“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先進儲能技術創新”、“能源互聯網技術創新”等15項重點任務。而《路線圖》則明確了上述15項重點任務的具體創新目標、行動措施以及戰略方向。
《計劃》中有關核能部分摘選如下:
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
(2016–2030年)
能源是人類生存和文明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能源供應能力顯著增強,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同時,我們也面臨著世界能源格局深度調整、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加速、國家間技術競爭日益激烈、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資源環境制約不斷強化等挑戰。為積極應對挑戰,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作出了推動能源消費、供給、技術和體制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的戰略部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科技決定能源的未來,科技創造未來的能源。能源技術創新在能源革命中起決定性作用,必須擺在能源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精神,圍繞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革命性能源技術創新和對建設現代能源體系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技術領域,明確今后一段時期我國能源技術創新的工作重點、主攻方向以及重點創新行動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特制訂本行動計劃。
【一】能源科技的發展形勢
1)世界能源科技發展趨勢:
當前,新一輪能源技術革命正在孕育興起,新的能源科技成果不斷涌現,正在并將持續改變世界能源格局:
三代核電技術逐漸成為新建機組主流技術,四代核電技術、小型模塊式反應堆、先進核燃料及循環技術研發不斷取得突破;
縱觀全球能源技術發展動態和主要能源大國推動能源科技創新的舉措,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和啟示:
二是綠色低碳是能源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傳統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核能安全利用、能源互聯網和大規模儲能以及先進能源裝備及關鍵材料等重點領域。
2) 我國能源科技發展形勢:
近年來,我國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和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顯著提升,建設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能源技術示范工程:
基本掌握了AP1000核島設計技術和關鍵設備材料制造技術,采用“華龍一號” 自主三代技術的首堆示范項目開工建設,首座高溫氣冷堆技術商業化核電站示范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核級數字化儀控系統實現自主化;
雖然我國能源科技水平有了長足進步和顯著提高,但與世界能源科技強國和引領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一是核心技術缺乏,關鍵裝備及材料依賴進口問題比較突出,三代核電、新能源、頁巖氣等領域關鍵技術長期以引進消化吸收為主,燃氣輪機及高溫材料、海洋油氣勘探開發技術裝備等長期落后。
3)我國能源技術戰略需求:
我國能源技術革命應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一方面為解決資源保障、結構調整、污染排放、利用效率、應急調峰能力等重大問題提供技術手段和解決方案,另一方面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環境質量等多重國家目標提供技術支撐和持續動力。
在可再生領域,要重點發展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靈活的風能、太陽能利用技術,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利用技術,可再生能源制氫、供熱等技術。在核能領域,要重點發展三代、四代核電,先進核燃料及循環利用,小型堆等技術,探索研發可控核聚變技術。在二氧化碳封存利用領域,要重點發展驅油驅氣、微藻制油等技術。
【二】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以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的需求為導向,以提升能源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突破能源重大關鍵技術為重點,以能源新技術、新裝備、新產業、新業態示范工程和試驗項目為依托,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實現我國從能源生產消費大國向能源技術強國戰略轉變。
2) 基本原則
堅持自主創新。必須把自主創新擺在能源科技創新的核心位置,加強能源領域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重視顛覆性技術創新。
堅持市場導向。發揮市場在科技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促進創新資源高效合理配置。加快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
堅持重點突破。堅持問題導向,瞄準制約能源發展和可能取得革命性突破的關鍵和前沿技術,依托重大能源工程開展試驗示范,推動能源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堅持統籌協調。健全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鼓勵重大技術研發、重大裝備研制、重大示范工程和技術創新平臺四位一體創新,堅持統籌國際國內能源科技開放式創新。
3) 總體目標
到2020年,能源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一批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能源技術裝備、關鍵部件及材料對外依存度顯著降低,我國能源產業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能源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形成。
到2030年,建成與國情相適應的完善的能源技術創新體系,能源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能源技術水平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支撐我國能源產業與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進入世界能源技術強國行列。
【三】重點任務
5)先進核能技術創新:
開展深部及非常規鈾資源勘探開發利用技術研究,實現深度1000米以內的可地浸砂巖開發利用,開展黑色巖系、鹽湖、海水等低品位鈾資源綜合回收技術研究。實現自主先進核燃料元件的示范應用,推進事故容錯燃料元件(ATF)、環形燃料元件的輻照考驗和商業運行,具備國際領先核燃料研發設計能力。
在第三代壓水堆技術全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基礎上,推進快堆及先進模塊化小型堆示范工程建設,實現超高溫氣冷堆、熔鹽堆等新一代先進堆型關鍵技術設備材料研發的重大突破。開展聚變堆芯燃燒等離子體的實驗、控制技術和聚變示范堆DEMO的設計研究。
6)乏燃料后處理與高放廢物安全處理處置技術創新:
推進大型商用水法后處理廠建設,加強先進燃料循環的干法后處理研發與攻關。開展高放廢物處置地下實驗室建設、地質處置及安全技術研究,完善高放廢物地質處置理論和技術體系。
圍繞高放廢液、高放石墨、α廢物處理,以及冷坩堝玻璃固化高放廢物處理等方面加強研發攻關,爭取實現放射性廢物處理水平進入先進國家行列。
研究長壽命次錒系核素總量控制等放射性廢物嬗變技術,掌握次臨界系統設計和關鍵設備制造技術,建成外源次臨界系統工程性實驗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