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9月9日朝鮮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里進行的第五次核試驗,環境保護部會同衛生計生委、水利部、中國地震局、中國氣象局、軍隊武警相關部門,于當日8時35分啟動二級(橙色)應急響應,各單位及吉林、黑龍江、遼寧、山東和浙江等省全面開展東北邊境及周邊地區輻射環境應急監測、人工放射性核素采樣分析及技術研判。
截至9月11日9時,東北邊境及周邊地區37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以及遼寧、吉林2個省份2輛移動監測車巡測的空氣吸收劑量率的監測數據均處于當地本底范圍。吉林、黑龍江、遼寧和山東4個省份14個監測點采集地表空氣中氣溶膠,4個監測點采集空氣中的碘,經伽馬能譜分析,均未檢出人工放射性核素。
輻射監測結果表明,此次朝鮮核試驗尚未對我國環境和公眾造成影響。
11日上午9時,環境保護部東北邊境地區應急監測前沿指揮部派遣兩組人員,分別對吉林琿春和遼寧丹東方向邊境沿線的應急監測站點進行現場指揮督導,加強邊境地區應急監測工作的調度協調。根據氣象條件,及時增加兩個監測點位。組織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有關單位,在中朝邊境開展多旋翼和固定翼無人機航測。
環境保護部還將持續分析中朝邊境地區干濕沉降物、大氣、土壤、水等樣品的采樣監測數據和輻射環境監測數據,并定期在環境保護部官方網站上進行數據發布與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