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9月30日,我國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共40臺(不含臺灣地區),裝機容量達到39269.16 MWe(額定裝機容量)。各運行核電廠嚴格控制機組的運行風險,繼續保持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表1 2018年1-9月投入商運的核電機組信息
一、2018年1-9月核電生產情況
2018年1-9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50361.70億千瓦時 ,商運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2065.62億千瓦時[1],約占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10%(詳見圖1)。與燃煤發電相比,核能發電相當于減少燃燒標準煤6382.77萬噸[2],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6722.85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54.25萬噸,減少排放氮氧化物47.23萬噸[3] 。
其中,7-9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18416.40億千瓦時,商運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765.69億千瓦時,約占全國7-9月累計發電量的4.16%。
圖1 2018年1-9月全國發電量統計分布(不含臺灣地區)
2018年1-9月,40臺商運核電機組繼續保持安全穩定運行。核能累計發電量為2065.62億千瓦時,比2017年同期上升了12.97%。累計上網電量為1937.68億千瓦時,比2017年同期上升了13.30%。1-9月,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為5566.01小時,設備平均利用率[4]為84.95%。
表2 2018年1-9月40臺商運核電機組電力生產情況統計表 [5]
說明:
(1)機組核電設備平均利用率高于100%說明該機組統計期內基本在額定功率或超額定功率的狀態下運行。
(2)機組核電設備平均利用率低于60%的主要原因說明如下:
秦山核電廠
1號機組2月底至8月中旬進行了換料大修。
紅沿河核電廠
4號機組2月中旬至3月初、3月底至6月初處于季節性停運狀態,1月、2月、3月、6月多次應電網要求降功率運行,8月下旬開始進行第1次換料大修,截至9月底大修仍在進行中。
因此,上述機組在1月至9月的核電設備平均利用率偏低。
圖2 2017、2018年1-12月全國商運核電機組發電量趨勢
圖3 2017、2018年1-12月全國商運核電機組上網電量趨勢
表3 2018年1-9月核電電力生產指標統計表
二、核電安全生產情況
2018年1-9月,各商業運行核電廠嚴格控制機組的運行風險,繼續保持安全、穩定運行,未發生國際核事件分級(INES)1級及1級以上的運行事件。各商業運行核電廠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生產事件、環境事件、輻射污染事件,未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未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
三、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和環境監測
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法規和環境輻射監測標準,依據國家核安全局批準的排放限值,各商業運行核電廠對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進行了嚴格控制,對核電廠周圍環境進行了有效監測。
1-9月環境監測結果表明,各商業運行核電廠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量均低于國家核安全局批準限值。監測數據表明,所測出的環境空氣吸收劑量率在當地本底輻射水平正常范圍內。
四、第三季度重要活動 [6]
7月11日,中法核燃料循環后端雙邊高級別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7月12日,陽江核電廠5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
8月7日,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第六屆“8?7公眾開放體驗日”活動在大亞灣、臺山、陽江、寧德、紅沿河、防城港六大核電基地聯動舉行。
8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核電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部署進一步加強我國核電標準化工作。
8月17日,海陽核電廠1號機組首次并網。
8月24日,三門核電廠2號機組首次并網。
9月12日,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臺灣財團法人核能科技協進會共同主辦,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承辦的第六屆海峽兩岸核能合作研討會在四川成都順利召開。
9月21日,三門核電廠1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這是全球首臺投入商運的AP1000核電機組。
[1]全國發電量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網站,下文同。
[2]根據國家能源局2018年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火電供電煤耗為309克標準煤/千瓦時。
[3]減排計算方法來源于我國火電行業通用計算標準,按照工業鍋爐每燃燒一噸標準煤產生二氧化碳2620千克,二氧化硫8.5千克,氮氧化物7.4千克計算。
[4]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等于核電機組在統計期內的發電量除以機組裝機容量。核電設備平均利用率等于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除以統計期日歷小時數。如統計期內有新機組投入商運,則新機組的裝機容量應折算,折算比例為該機組實際商運小時數除以統計期日歷小時數。
[5]表2數據來源于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核電營運信息網(CINNO),機組排序以國際原子能機構核動力堆信息系統(IAEA-PRIS)數據庫中我國機組的CN號為準。
[6] 重要活動主要指:1.核電集團公司面向社會的重要活動;2.核電廠重要生產技術節點;3.安全監管重要活動;4.重要的國際合作活動;5.重大的公眾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