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19時15分許,隨著載有銀色大圓筒的大卡車徐徐駛入中核集團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加納微堆高濃鈾燃料安全、順利從加納運還中國,這意味著中核集團參與的加納微堆低濃化項目圓滿完成,標志著習近平主席在華盛頓核安全峰會上提出的“加納模式”成功實現,為世界防核擴散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其他國家微堆低濃化工作奠定了基礎。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副總干事Mary Alice Hayward,加納原子能委員會副主席Innocent Joy Kwame Aboh,中核集團總經濟師黃敏剛,以及美國能源部、美國大使館,加納原子能委員會、加納大使館,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外交部、環保部、公安部、海關總署等有關政府部門、機構的領導和人員,中核集團等中外有關企業、院所的代表在原子能院見證了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
王毅韌在致辭時指出,作為國外首個開展低濃化改造的微堆,加納微堆低濃化項目沒有先例可循,協調難度很大,監管要求嚴,安全標準高,技術環節多,但在國內外有關方面的大力協同下,該項目達到預期目標,取得圓滿成功。該項目還為后續其他國家實施微堆改造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中國將總結微堆低濃化改造多方合作、優勢互補、大力協同的“加納模式”,繼續與有關國家、有關部門、單位密切配合,協助改造從中國進口的高濃鈾微堆。
黃敏剛表示,加納微堆高濃鈾低濃化改造的完成,標志著該技術的成熟,可為其他國家研究堆低濃化改造提供技術支撐。中核集團將以加納微堆低濃化項目為基礎,認真總結經驗和問題,本著自愿務實的原則,協助有關國家改造從中國進口的高濃鈾微堆。
加納微堆是由原子能院于1995年設計建造的一座高濃鈾微堆,其低濃化改造工作受到中國政府和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2014年,在荷蘭海牙核安全峰會上,中國承諾愿意幫助有需要的國家開展高濃鈾研究堆改造工作。2016年,在華盛頓核安全峰會上,習近平主席莊嚴承諾中國將協助加納完成加納微堆低濃化改造工作,并正式提出了“加納模式”。
原型微堆低濃化是在不改變堆芯尺寸的情況下,將高濃鈾組件換成低濃鈾組件,并滿足微堆應用。改造后的原型微堆可以滿足原微堆的所有功能,同時固有安全性能更好,燃料使用壽命更長。此次加納微堆低濃化改造項目主要包括低濃化和高濃鈾燃料返還兩項工作。
2014年,在IAEA協調下,由加納、中國和美國共同參與,開始實施微堆低濃化工作。其中,中國主要負責燃料和技術工作。2015年12月,原子能院與美國阿貢實驗室簽訂了加納微堆低濃鈾燃料設計、加工和零功率實驗合同。2016年6月,加納低濃鈾燃料加工完成,同年8月低濃鈾零功率實驗完成。2017年6月,低濃鈾燃料運抵加納;同年7月,原子能院技術人員開始進行裝料和調試,8月10日實現滿功率運行;8月29日,高濃鈾燃料順利運抵中國。
據了解,加納微堆低濃化項目是我國微堆低濃化成功后協助他國開展微堆低濃化改造的第一個國際核工程項目,為我國核技術應用包括核電“走出去”起到了開拓新道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