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黨中央高瞻遠矚地做出了創建核工業、發展我國原子能事業的偉大決策。65年來,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和關心下,在全國各行各業的大力協同下,幾代核工業人艱苦創業、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創建了“兩彈一艇”的豐功偉業,創造了“華龍一號”等新時代亮麗國家名片,建成了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擁有的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為我國國防安全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近年來,黨中央對核工業高度重視,核工業迎來了“兩彈一艇”以來最好的戰略發展機遇期。為激勵全體職工不忘初心,銘記傳承先輩風采,牢記使命,再創核工業新輝煌,在核工業創建65周年之際,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在核工業系統范圍內開展了“核工業功勛榜”人物評選活動。2020年1月15日,在紀念核工業創建65周年座談會上,中核集團對評選出的71名核工業功勛人物進行了隆重表彰,在行業內取得了很好反響。
一、評選目的
( 一 )追根溯源,傳承弘揚核工業精神
偉大的實踐孕育偉大的精神。65年艱苦奮斗譜寫輝煌的歷史進程中,核工業先輩們堅守以身許國、敢為人先、嚴謹務實、精益求精的價值追求,用生動的實踐詮釋形成了“兩彈一星”精神和“四個一切”的核工業精神,為核工業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偉大的精神助推偉大的事業,在我國加快建設核工業強國新的歷史征程中,中核集團開展核工業功勛人物評選活動,就是要追根溯源,找尋核工業精神的根與魂,高筑精神的燈塔;繼承弘揚先輩們身上所閃耀的核工業人的精神特質,為新時代中核集團的創新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二 )致敬榜樣,引導激勵職工再創輝煌
65年輝煌歷程中,我國核工業集聚了大量的、方方面面的優秀人才,王淦昌、鄧稼先、郭永懷、劉杰等一批先進典型為核工業的創建發展嘔心瀝血,做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品行成就在行業內外均廣受贊譽。由于國家保密的需要,核工業人淡泊名利,“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長期以來,核工業對先進人物的表彰、宣傳相對較少,許多人和事不為外界所知。新時代要講好核工業的故事。開展核工業功勛人物評選,就是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核工業榮譽激勵機制,通過致敬表彰榜樣,樹立先進典型,引導激勵中核集團全體職工立足崗位,再創核工業的新輝煌。
二、主要評選方案
( 一 )榮譽名稱
根據《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榮譽體系管理辦法》的規定,本次評選并授予的榮譽項目屬于中核集團最高榮譽和終身榮譽,榮譽名稱為“核工業功勛榜”,獲表彰的人員為“核工業功勛人物”。
( 二 )授予對象
本項榮譽授予(含追授)65年來為我國核工業創建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 三 )授予數量
65年來核工業英才輩出,考慮到本項榮譽系首次評選,且要追溯歷史,情況較為復雜,本次評選未預先設定具體授予數量。
( 四 )評選范圍
考慮到核工業的成就取得是全國各行各業大力協同的結果,且65年來我國核工業管理體制發生了多次變化,故本次評選的人員范圍為:
1.在中核集團以及其前身三機部、二機部、核工業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等系統內工作奮斗過的職工。
2.為核工業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外部人員。鑒于一直以來支持、幫助過核工業的領導、專家等外部人員非常多,評選難度很大,為防止掛一漏萬,本次評選僅考慮為核工業解決了重大卡脖子技術難題的外部科學家。
( 五 )評選標準
本次評選堅持嚴格標準,上榜人選需同時符合以下3項條件:
1.德才兼備。具有以身許國的愛國主義情懷。
2.功勛卓著。在“兩彈一艇”研制等我國核工業創建、創新、改革、發展工作中做出了開創性、關鍵性和歷史性貢獻。
3.行業公認。作為核工業相關領域的開創者或引領者,在行業內廣受贊譽,是公認的行業翹楚。
( 六 )組織領導
為確保評選的公正性和代表性,在集團公司黨組的領導下,中核集團成立了“核工業功勛榜”上榜人選提名委員會,主要由原核工業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中核集團老領導以及清華大學、核學會等單位熟悉核工業人物、歷史的老專家共同組成。提名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又設專家組、宣傳組等若干工作組,主要負責協助提名委專家開展資料搜集、檔案信息審核、人選比對等工作。
三、評選實施流程
( 一 )組織申報
提名委員會辦公室統一下發通知,組織各專業化公司、直屬單位以板塊為單位嚴格對照評選標準,限期申報適合推薦人選,具體名額不限。各單位上報的候選人名單經過本單位黨委會集體研究通過后提交提名委員會辦公室匯總審核。
( 二 )制訂細化規則
為便于對候選人進行醞釀提名,辦公室專家組對評選標準進行了細化,形成了6項提名具體操作規則:
1.以功績為主,不降格以求。為確保公信力和認可度,評選堅持以實際貢獻為第一衡量標準。在專業方面,獲得過國家級重大獎項如“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國家科學技術最高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等獎項者優先。同時,為增強代表性,同等條件下適當兼顧核工業產業鏈相關重點環節的代表。
2.以核為主,統籌考慮外協人員。評選以在中核集團及原三機部、二級部、核工業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等系統內工作過的職工為主體。對于后來調出的人員,考慮到調出后的業績情況難以獲取或準確評價,原則上以其調出前的業績為準。
3.面向歷史,以已退出工作崗位的人員為主。根據規定,本項榮譽每五年評選一次。本次榮譽評選系首次評選,應具有一定的行業廣泛性,原則上不授予現職人員。今后年度評選時,再以現職人員為主。
4.傾斜一線,以科研技術人員為主。堅持向一線職工傾斜,向解決了重大技術難題的科研技術人員傾斜,兼顧有重大貢獻和影響的管理人員和技能人員。
5.適當控制授予總量。為保障榮譽的含金量,將授予總量控制在50~60名。
6.實施評選回避。原則上參與本次評選的各級組織人員和工作人員回避參選。
依照上述操作規則,提名委員會辦公室專家組對全體候選人進行了全面比對醞釀,經多輪集中商討后向提名委員會提出了擬上榜人選和部分備選人選的參考建議。
( 三 )關于“兩彈”元勛等人物的評選意見
評選核工業功勛人物,對“兩彈”元勛等人物怎么定位?為此,提名委員會提出兩點意見:一是于敏等12位科學家1999年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屬于國家層面已經評定的核工業功勛人物;宋任窮同志作為核工業首任部長是核工業的主要開創者,劉杰同志作為“兩彈一艇”時期時任部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上述14人對核工業的貢獻不同一般,應將其作為特殊上榜人選入選,不占用本次上榜人選指標。二是考慮到65年來核工業創業維艱,但又事業輝煌,英才輩出,為充分評價和激勵廣大核工業人,適當增加了上榜人選的數量。
( 四 )71名人物構成特點
提名委員會辦公室根據提名委員會意見,調整提名人選方案后,將相關人選下發給各有關單位征求意見。最終形成了包含特殊提名14人、重點提名57人的71名人選提名方案,具體構成為管理人員11人,占比15.5%;科研技術人員59名,占比83.1%。其中,院士56人,占比78.9%;技能人員1名,占比1.4%。
( 五 )集團公司黨組審議及公示
中核集團黨組對提名人選方案進行了認真審議。因前期提名委員會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扎實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信息審核、人員篩選和比對醞釀工作,并廣泛征求了相關單位意見,方案得到高度認可,順利通過審定。
黨組會審定后,提名委員會辦公室將候選人基本情況在中核集團官方網站和內網系統同步開展了公示,面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從公示期間意見建議反饋的情況看,各方對候選人員方案總體較為認可,提名委員會辦公室收到了一些單位和人員增補少量人選的建議,但未收到一項對公示候選人員的否定意見。
四、表彰宣傳與反響
為致敬宣傳核工業功勛人物,2020年1月15日,中核集團在核工業創建65周年座談會上對71名“核工業功勛榜”上榜人員進行了隆重表彰,為每位上榜人員頒發了一枚金質銀邊、設計精美的核工業功勛獎章,一枚核工業功勛人物獎牌和一份獲獎證書。表彰活動重申了核工業的初心和使命,重溫了“兩彈一星”精神和“四個一切”的核工業精神和核工業人“以身許國、敢為人先”的價值追求,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嘉賓的一致好評。
座談會后,中核集團通過官微、《中國核工業報》、《人民日報》網絡客戶端等內外部媒體對核工業功勛人物事跡進行了廣泛宣傳。
中核集團核工業功勛人物評選結果發布后,行業內外反響很大,各方普遍認為:
1.核工業功勛人物評選意義重大。創業65年來,核工業人以身許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做出了重要貢獻,“兩彈一星”精神已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功勛人物評選表彰,是對71名功勛人物的崇高致敬,更是對全體核工業人的鼓舞和激勵,展示了核工業人的價值追求,具有很強的引領和示范作用。
2.核工業功勛人物評選正當其時。近年來,在以習總書記為代表的黨中央的直接關心和領導下,核工業承擔著十分重要的強軍強國任務,迎來了“兩彈一艇”以來最好的戰略發展機遇期。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正需要榮譽激勵,為全體核工業人鼓勁打氣,正需要核工業精神綻放光輝,正需要榜樣的力量引領廣大員工破浪前行。
3.獲評核工業功勛人物當之無愧。此次評選堅持嚴格標準,評選結果具有良好的公信力。71名“核工業功勛榜”上榜人選均為核工業重要產業環節的典型代表,為核工業的創建、創新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德行皆為核工業人典范,是實至名歸的核工業功勛。
五、下一步工作設想
核工業功勛人物是核工業輝煌成就的重要創造者和見證者,是核工業精神的核心載體,是核工業人學習追慕的楷模,是核工業彌足珍貴的寶貴財富。為進一步宣傳和服務好核工業功勛人物,凝心聚力,推動核工業精神代代相傳,中核集團擬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優化完善評選機制。通過系統總結首次核工業功勛人物評選的經驗,進一步細化評選標準,優化評選規則,出臺“核工業功勛榜”評選管理辦法,上線核工業功勛信息管理系統,做好后續核工業功勛評選工作。
二是加強宣傳推廣力度。全面總結和回顧核工業功勛人物成長和職業發展軌跡,深入挖掘他們的先進事跡,匯編出版核工業功勛錄,并將籌建核工業功勛人物展館。充分借助內外部媒體,廣泛宣傳功勛人物風采,豐富公眾溝通渠道,打造核工業人和核工業的新形象、新品牌和代言人,贏得公眾對核行業更多的理解、認可和支持。
三是做好支持服務工作。通過試點建立院士工作站、特聘高級專家、外聘院士、聯合人才培養、聯合科研攻關等模式,加強與內外部核工業功勛人物的深度合作。通過邀請核工業功勛人物開展企業文化培訓、黨員培訓、新員工培訓、專題講座等活動,大力傳承弘揚核工業精神,引導激勵廣大職工積極向核工業功勛人物學習,立足崗位實際,勇挑歷史重擔,為把我國盡快建成世界核工業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中核集團)
特別上榜人員(14人,以姓氏筆畫排序)
1.于?敏:在氫彈原理突破中起了關鍵作用。
2.王淦昌:以身許國的核科學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3.鄧稼先:我國核武器研制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
4.朱光亞:我國核武器研制的科學技術領導人,為“兩彈”技術突破及其武器化工作作出重大貢獻。
5.劉?杰:我國核工業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
6.吳自良:領導研制成功鈾同位素分離用的甲種分離膜。
7.宋任窮:核工業首任部長,我國核事業主要開創者之一。
8.陳芳允:研制出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測試用的多道脈沖分析器。
9.陳能寬:我國核武器爆轟物理學的開拓者。
10.周光召:為我國核武器的理論設計奠定了基礎。
11.錢三強: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卓越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12.郭永懷:我國研制“兩彈一星”科學家群體中唯一獲得“烈士”稱號的科學家。
13.彭桓武:領導并參加了原子彈、氫彈的原理突破。
14.程開甲: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
上榜人員(57人,以姓氏筆畫排序)
1.丁大釗:領導輕核反應組為氫彈研制作出重要貢獻。
2.于俊崇:研制成功新一代核動力。
3.馬福邦:推動我國第一座重水實驗堆的建造、消化吸收和改進。
4.王乃彥:我國粒子束慣性約束聚變研究的開辟者之一。
5.王介福:領導組織建成我國第一座鈾濃縮工廠。
6.王方定:成功研制出第一顆原子彈點火中子源。
7.王承書:我國鈾同位素分離理論奠基人。
8.文功元:為我國自主核電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9.葉奇蓁:以我為主,中外合作,自主設計建造成功我國首座大型商用核電站。
10.劉廣均:我國鈾同位素分離專業創始人之一。
11.阮可強:作為物理設計負責人研制成功微型反應堆。
12.孫玉發:我國反應堆工程設計研發領域學科帶頭人。
13.孫金水:為中核華興發展成建工系統的龍頭企業打下堅實基礎。
14.杜祥琬:為氫彈研制和核武器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15.李正武:我國磁約束核聚變奠基人之一。
16.李?覺:二二一基地主要創建者。
17.李冠興:我國新型特種材料研發及應用的奠基人。
18.李德平:我國輻射防護領域、輻射探測技術的主要開拓者之一。
19.楊承宗:我國放射化學開創者、奠基者之一。
20.楊澄中:領導建立了我國第一臺質子靜電加速器和高壓倍加器。
21.肖?倫:我國放射性同位素事業的開創者之一。
22.吳有訓:我國近代物理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23.吳際霖:我國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24.吳征鎧:領導完成具有我國特色的六氟化鈾簡法生產工藝研究。
25.何澤慧:在領導建設中子物理實驗室、高山宇宙線觀察站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26.汪家鼎:為我國第一座核燃料后處理廠建設提供了設計基礎和運行依據。
27.汪德熙:我國核化學化工事業主要奠基人之一,核工業研究生部創始人。
28.張同星:把骨灰撒在大漠戈壁的一線科研工作者。
29.張沛霖:在原子彈、氫彈核材料的研制和指導生產堆燃料元件的技術攻關中作出重要貢獻。
30.張煥喬:為我國第一臺中子晶體譜儀和第一臺中子衍射儀的建立作出重要貢獻。
31.陳念念:主持研制成功我國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專用設備。
32.陳肇博:為我國鈾地質勘探以及對俄核能合作作出重要貢獻。
33.歐陽予: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成的秦山核電站總設計師。
34.周永茂:領導了民用微堆的開發、利用。
35.周邦新:我國核材料和核燃料元件領域著名的科學家和學科帶頭人之一。
36.周?秩:我國核工業四〇四廠主要創建者。
37.趙仁愷:我國核動力科學與工程研究設計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
38.趙?宏:領導完成我國第一座核電站和第一座出口核電站的建設任務。
39.趙忠堯:我國原子核物理、中子物理、加速器和宇宙線研究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
40.胡仁宇:組織領導了我國6次核試驗。
41.胡思得:在物態方程、內爆動力學和核武器物理設計等方面做了開創性研究工作。
42.昝云龍:我國核電事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和參與者之一。
43.姜圣階:為我國“兩彈”及時提供合格的核燃料與核心部件作出重要貢獻。
44.原公浦:完成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心臟”——鈾球的精細加工。
45.錢紹鈞:作為技術負責人參加了多次核試驗的放射化學診斷工作。
46.錢皋韻:我國分離膜研制的創始人之一。
47.徐?銤:我國快堆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48.黃劭顯:我國鈾礦地質事業的創建人之一。
49.黃勝年:在中子物理與裂變物理領域做了大量開創性的系統研究工作。
50.黃祖洽: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和設計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
51.曹本熹:有效推動我國核燃料化工生產的工程建設、順利投產和技術改造。
52.彭士祿:我國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
53.葛昌純:成功研制出生產鈾-235濃縮鈾的分離膜。
54.蔣心雄:在核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改革和核電建設及走出去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55.樊明武:研制的30 MeV強流回旋加速器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56.潘自強:奠定了我國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的基礎。
57.戴傳曾:為建立我國核電安全研究體系作出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