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核電企業在嚴格防控疫情的同時,采取強有力措施保生產、保供電,捐款捐物,為打贏疫情防控戰貢獻了核電人的力量。為報道核電人堅守崗位,不辱使命,同舟共濟的良好社會形象,核能行業協會特推出“抗疫保生產,看我核電人”系列報道。今天我們將與您一起探秘大亞灣核電基地三個“零”的由來。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國防控工作有序開展,中廣核大亞灣核電運營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堅持“防疫情、保供電”兩線作戰,肩負防疫期間和國家保障生產電力供應的使命,特別是春節期間面臨著大修和日常生產任務多,從1月26日到2月8日,大亞灣核電基地共超過十七萬兩千人次進出核電廠區,單日進出電廠的人員平均超過1萬人次的挑戰。截至目前,保持
0 疑 似 0 感 染 0 確 診
這三個“0”是如何做到的呢?
基因優良:安全管理與文化構筑堅固“免疫墻”
“我們對防抗疫情是有信心的,這來自核安全縱深防御體系和完善應急管理體系,賦予了我們先天優良的免‘疫’基因。”公司總經理潘銀生表示,核安全縱深防御體系,就像“核島”的三道實體屏障,是基地抵御病毒入侵的“保護罩”;覆蓋了公共衛生事件的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是運作機制良好的基地免“疫”系統。“我們常備不懈,召之即來,戰之能勝。”潘銀生表示。
自1994年第1臺核電機組商運以來,公司在大型商用核電站運營方面已積累了超過100堆?年的運行經驗,在安全生產方面取得了優良的業績,進入了國際同行的先進行列。核電行業特有的“縱深防御”、“保守決策”的核安全文化,以及公司“四個凡事”理念、“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價值觀、“安全質量為根、技術管理為魂、敬畏制度程序、崇尚工匠品行”的企業精神,使公司始終以嚴格的高標準來開展各項工作,為防抗疫情提供了先天的“免疫力”。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和應急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就是“預警”,應急管理體系就是“應答行動”。完善的風險管理和應急管理體系賦予了公司先天優良的免“疫”基因。公司將風險管理融入到了經營管理和生產活動的每一環節,通過定期開展全面覆蓋、重點聚焦的風險評估工作,明確公司需重點監控和管理的風險。比如,2019年底就確定了公司 2020年度六大控制風險,四大監視風險,其中就包括了健康安全環保這一專項風險。
公司的應急管理體系一共有19項專項預案,其中就包括了《傳染病疫情專項應急預案》,明確了不同疫情級別下的響應流程、響應措施和資源配備等。應急組織處于24小時熱備狀態并定期實戰演習,召之能戰,戰之能勝。
精準施策:堵源頭,防輸入,提升“免疫力”
公司進行“防疫情、保供電”兩線作戰,要筑好人員管理、工作區域、生產活動和物資保障等四道防線,守好基地大門、廠房大門和主控室大門等三道關。
大數據分析,白名單制作。公司率先推出基地各單位全員一體化信息管理系統,個人快捷申報,篩查人員“經歷背景” 、跟蹤人員健康狀況,每天產生超過20萬條數據,形成大數據分析結果,前端管控做到風險可知。根據人員篩查結果建立白名單制度,設置人員入場卡證授權,并通過人員健康狀態承諾書、人員健康檢查等三級防線,將風險源頭堵在外。
核心人員,重點保護。保護重點核心人員,全方位做好運行人員防疫工作:制定運行專項管控方案,實施進入運行主控室人員的“健康卡”制度,在工作中嚴密保護,通過視頻通訊,減少運行主控室操縱員與外部人員接觸;設立運行人員專用餐廳和增加自選套餐,實施生活封閉管理。同時班車服務采用專人專車服務,包括運行班車司機測溫、車輛消殺、主控區域消殺、主控餐飲和保潔人員健康排查、每天測溫制度等。
隨疫而動,調整生產計劃。核實每一項工作現場作業人數,實施工作活動防疫風險分級制度,同時作業人數超過10人列為一級防疫區;加強對核島、密閉空間等防疫重點風險活動管控,實時監控控制區人員數量和劑量;機組大修也從三班變成二班輪值,盡可能地降低風險。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第一“防疫力”
公司近年來基于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化打造的“智慧電廠”平臺,在本次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十年磨一劍,公司于2019年建成的世界首個核電行業4G無線專網,發揮了科學防疫的最強戰斗力,同時依托作業管理中心、輻射監測中心等信息化管控平臺,采用遠程早會、電子取還票等遠程方式,進行技術指導、監督、人員定位、密度調控等,減少生產人員相互接觸,提升電廠防疫管控能力。
其中作業管理中心就是近年來打造的“超強大腦”,類似于遠程醫療會診、遠程手術的平臺。該中心集成了應用無線網絡、大數據管理、移動化應用等技術智能抓取生產信息、實時傳送作業場景,多專業專家坐鎮作業管理中心,遠程指導現場作業活動的開展。作業遠端近端實時互動,高效協同、精準操作,實現了高質量、少接觸完成了日常工作,使一線作業的工作水平達到專家的水平,其掌握的優質技術資源效益最大化。
同時,公司迅速增設熱成像體溫檢測儀,監控每日進入廠區人員,監控每日進入基地車輛,讓防控工作高效、有效。
此外,員工包括承包商單位每人每天通過小程序填寫個人健康信息和行動蹤跡,“有共44個問題,一天大概產生20多萬條信息,我們通過大數據分析,變成一張張直觀的曲線圖:每天有多少人進廠,他們去過什么地方,有多少人感冒……”公司新聞發言人常啟能介紹,這些大數據有力支持了基地的生產及防疫工作,做到前端管控,做到風險可知,助力防疫專項小組的科學決策,提升整個管控水平。
命運共同體:主動擔當,統一標準,打造防疫共同體
公司既是生產單位,在基地范圍內還有個大型社區,長期有132家兄弟單位和承包商在這里工作,他們大部分分散住在大鵬新區的各個地點。為確保大亞灣基地疫情防控風險全覆蓋、管控零死角,公司主動牽頭成立大亞灣核電防疫領導小組和防疫專項執行小組,制定大鵬新區核電相關人員防疫管理地圖,以一盤棋戰略,不但管好大亞灣核電基地,還將大鵬新區范圍與公司相關的承包商、家屬及承包商住宿區、商鋪、快遞區和公交車站等所有場所作為防疫共同體,一體化管控,“一個標準,一個都不能少”。
公司成立“紅袖章”督察組,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不劃時段,不分節點,以不影響正常疫情防控工作為原則,硬核防控,實施無死角督查、確保做實做細。“紅袖章”的身影成為基地的一道最美的安全風景線。
作為中央企業成員公司,公司體現了責任與擔當,在防疫物資最吃緊的前十天,公司就歸集庫存的防護服和個KN95口罩支援前線醫療機構和周邊地區:2月1日支援惠州防疫工作2000套防護服,2月4日支援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1000套防護服和2000個KN95口罩,2月16日支援廣東省環保廳(調撥南方醫科大學)1000個KN95口罩。
公司還妥善安排了來自武漢的中核核電運行研究所24名工程師,與他們一起防控、一塊工作,大家同舟共濟,共克難關,守望相助、書寫了一段深圳和武漢在一起、一家人,一條心的戰“疫”故事。
可以說,“防疫情、保供電”之大亞灣方案,也是社會基礎設施行業的疫情應急管理體系的一次實戰,更是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在中央企業的一次成功探索。
情至“疫”盡:關愛既是舒緩劑,也是最強免疫力
關愛既是舒緩劑,也是戰勝病毒的最強免疫力。2月7日,一封由公司總經理潘銀生署名的感謝信,讓奮戰在基地戰疫一線的員工很感動。“你們辛苦了!”信里除了感謝大家這段時間的貢獻與犧牲,還表達了公司最大的誠意:將給特殊時期堅守崗位的員工,包括承包商在內的合作伙伴,特別給予一定的補助,并已兌現。公司還設立可愛心露天理發等貼心的防疫服務,在這疫情的嚴冬下,如陽光般照見每個人的心里。
公司給員工發放了愛心保溫飯盒、個人防護用品,開設愛心露天理發等暖心服務。食堂每日三餐的供應,也注意營養搭配不重樣,讓員工在安心工作的同時也能吃好,也是增加大家的免“疫”力。食堂在原先提供鹵味、饅頭的基礎上,又增加新鮮蔬菜供應,這樣大家下班就能買菜回家,就不用再去市場和超市。既方便了大家,又減少了人員接觸。
“愛心”還體現其他具體細節中,防控是場人民戰爭,公司全體共同把好基地大門、廠房大門、主控室大門三道關,守好食堂、電梯、吸煙點等特殊空間。其中,高手在民間,花式防疫貫宣創意無限:電梯里,溫馨小貼士一人一印;吸煙點,一米間隔一人一格;電梯口,貼著“消毒洗手液,每天不能超過三毫升”的安全提示……這些愛心舉措,處處體現了公司的柔性管理和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