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熙出生在大巴山的一個偏遠山村。雖然他的家鄉位置偏僻、信息閉塞,但是任村支書的爺爺是他最重要的啟蒙老師,讓他早早地在幼小的心田種下了報效祖國的理想種子。而天生喜愛科學的他也悄悄地把錢學森、鄧稼先等科學家作為自己的偶像,并立志要成為他們那樣對祖國有用的人。為了督促自己,他在自己的床頭用毛筆寫下一個大大的“勤”字,時刻提醒自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2000年,還不滿17歲的他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哈爾濱工程大學核能科學與工程學院,開始了自己的“核”生活。2004年,他又考進了有“核動力工程搖籃”之美譽的核動力院的碩士研究生。通過刻苦學習,2007年獲得了核能科學與工程的碩士學位。當時正值我國核電大發展的黃金階段,正式參加工作來到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科研一線的他,馬上參與到了嶺澳二期工程和秦山二期擴建工程的設計工作中。 這一干,就是十幾年。
品創新之甜
在設計工作中,何正熙逐漸發現標準體系基本都是國外的、系統架構也基本是國外的、核心設備還是國外的!那什么才是我們的呢?而核技術事關國家安全,是戰略性高科技產業,是中華名族的脊梁。身為一名核動力人,大量核心技術受制于國外,讓何正熙倍感壓力,從此,他開始了自己的創新之路。
2014年,在“華龍一號”先進堆芯測量系統研發攻關中,突然發現一種安全級連接設備國內沒有單位能夠生產,國外進口價格十分昂貴,同時外商不同意根據我們的要求來更改接口。這意味著要用昂貴的“洋貨”,還得修改已經做好的設計!殘酷的現實讓課題一下進入到了兩難的境地。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何正熙果斷提出:我們就自己搞!這時大家都驚訝地看著他,因為這個設備全球也就只有寥寥幾家國際大公司能夠生產,自己搞,沒有任何基礎,如何能夠短期之內完成研發呢?何正熙笑著說:“外國人也是從無到有,既然他們能搞出來,我們就一定可以。”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畢竟是全新的領域,涉及到機械、材料、電氣、力學、化學等多個學科。何正熙馬上組織課題組開展全方位調研。“不要局限在自己的專業范圍,我們已有的成就是我們未來的基礎,而不是束縛我們前進的枷鎖,不能畫地為牢,要敢于突破!”何正熙如是說。通過課題組的艱苦攻關,這個安全級連接設備從概念到實物、從簡陋到完善,一步一步地出現在課題組面前。正當大家都開始為成果感到滿意的時候,何正熙突然對大家說:“安全級連接設備是共性設備,除了我們需要外,國內還有很多其他單位也應該有需要,我們既然研發出來了,就應該打破國外壟斷,服務國內,放眼全球。”很快,多規格、多用途的系列化安全級電氣連接設備研制出來了,并順利通過了老化、輻照、地震以及模擬核電廠失水的LOCA試驗等系列考驗,證明在事故以及嚴重事故條件下能夠完好保持設計功能。該項科研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被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授予科技進步三等獎。
享攻關之樂
2015年,國家某新一代試驗堆項目面臨著是否選擇更先進的全數字化系統的決策問題,決策的難點是如果選擇先進技術路線,相關技術國內尚不成熟,選擇傳統技術,未來幾十年運行保障面臨問題。何正熙深知上級領導機關在這個問題上的擔心,他在對項目的總體進度要求、技術風險點以及已有技術儲備進行深入分析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選擇先進的數字化技術路線是戰略上的,面臨的風險和困難是戰術上的,我們已經通過幾十年技術積累,有能力有信心突破這些技術困難。通過研究分析,拿出了攻關思路,上級同意了采用全數字化的技術方案,通過兩年多的攻關,終于完成了首臺套設備科研,并在國防科工局的監督下完成所有鑒定試驗,取得了科工局頒發的首個核安全級DCS制造許可證,為核動力的神經系統國產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6年,為了全面提升“華龍一號”核心關鍵系統的總體技術水平,何正熙主動請纓,承擔了三代核電棒控棒位系統研發任務。為了趕上工程需要,項目組苦戰380天,完成了所有的技術攻關、系統設計、樣機制造,并一次性通過了1200萬步熱態考核試驗驗證,特別是全新研發智能化處理技術在將棒位測量精度提高一倍的同時,把原來需要半個月的調試工作縮短到了一天以內,大大提高了系統的技術水平。在2018年4月核能行業組織的鑒定會上,以葉奇蓁院士、孫玉發院士為組長的專家團隊對該項技術進行了技術鑒定,認定該項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在何正熙的牽頭組織下,先后完成了“華龍一號”堆芯冷卻監測系統設計和設備研制、三代核電棒控棒位系統研制、三代核儀表系統研制、安全級電氣連接器研制、主泵轉速測量系統研制,以及自主龍鱗安全級DCS在某工程試驗堆的首次應用,牽頭完成了新一代核動力智能儀控總體方案論證等創新性工作,先后獲得了近30項專利授權,獲“中核集團首屆彭士祿核動力創新青年人才獎”“四川省首屆天府萬人科技菁英計劃”和“2019年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青年優秀創新人物獎”。
每當談起這些的時候,他總是說,我們這一代人非常幸運,從2006年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到十八大、十九大持續提升科技創新的核心地位,都在不斷強化科研工作者的歷史使命,我們能有幸成為中國脊梁的一部分,那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只有勇攀科技高峰,挺中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