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作為典型的“大國重器”,是一個國家工業體系的綜合實力體現。如何使我國從核電大國轉變為核電強國,是一代又一代核電人不斷思考的難題,而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技術,則是一代又一代核電人為之奮斗的夢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以下簡稱“核動力院”)在完成我國首座自主研發設計的60萬千瓦核電站——秦山二期工程的基礎上,即啟動了自主百萬千瓦核電技術的研發攻關工作,并在1997年提出了“華龍一號”誕生的源頭和核心技術基礎——177堆芯方案。
2012年1月,基于福島核事故經驗反饋以及三代核電技術的更高更嚴的安全要求,中核集團在CP1000的基礎上啟動自主三代核電技術ACP1000(“華龍一號”)研發工作,并將福清核電5號機組作為“華龍一號”的國內首堆示范工程。自此,作為中核集團占領核電技術制高點的重要標志性工程,“華龍一號”肩負起帶動核電相關領域關鍵技術提升、真正樹立我國自主核電品牌、實現核電“走出去”目標的使命。
按照中核集團分工,核動力院負責核電站“心臟”部分——即反應堆及反應堆一回路系統和設備的研發設計工作,直接關系著核電站的技術水平和核安全。面對如此重擔,如何在短時間內組織各專業人員開展創新研發并圓滿完成集團下達的科研任務,成為大家面對的首要任務。
面對新的局勢,核動力院打破以往所與所之間的界限,成立了以主管副院長直接領導的ACP1000(“華龍一號”)項目部,整合院內核電技術研發相關的各部門資源,集中主要的專業總師和科室技術骨干,組成“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研發創新團隊”。
團隊負責人劉昌文為項目總設計師,是國內核電行業的知名專家。劉昌文1991年從上海交大畢業到核動力院工作,在核反應堆熱工水力與安全分析領域深耕二十余年。作為創新團隊負責人,劉昌文主導實施“177堆芯”設計方案和“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設計方案,在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總體技術方案、技術參數和重大技術改進的確定和實現過程中,主持解決了大量的科研難題和工程問題。“‘華龍一號’遇到的困難太多了,就像爬山。”在一次記者訪談中,劉昌文笑著說,“爬到山頂上回頭一看,才發現爬了這么高,還真的不容易,但過程中只是一門心思不斷前進。”
“華龍一號”設計研發任務重、時間緊、人力資源壓力大,一邊科研,一邊還要進行工程設計,對項目管理和科研設計來說均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作為創新團隊的老大姐、老大哥,蒲小芬副總師和冷貴君副總師既是各自專業領域的負責人,同時又承擔著項目管理的職責,肩負雙重重任。搶時間、趕進度、“5+2”“白加黑”成為工作常態。在他們的帶領下,項目團隊對每一項科研都進行了精心策劃,梳理每個科研項目的進度及相互邏輯關系與內外部接口;每周召開項目例會,梳理每個科研專題的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需要內外部協調的事宜。由于科研設計難度非常大,需要協調的事項也很繁雜,高峰時一天內會議密度能達到5次之多,整個研發團隊承受著超強的壓力和工作強度。僅在2011年和2012年,形成會議紀要的ACP1000科研專題討論會就達400多次,臨時性的“站會”“頭腦風暴”更是不計其數。
安全是核電發展的生命線,核電站的設計在安全目標上有非常嚴格的掌控。在ACP1000(“華龍一號”)的研發過程中,每一處細節都是為了追求更安全、更先進,飽含著技術人員的努力。例如,在事故后操縱員不干預時間指標上,以往的核電站一旦發生事故,要求操縱員10分鐘之內必須進行事故干預。ACP1000(“華龍一號”)在設計時,為了給操縱員更靈活的時間,減少人因對核電廠運行的影響,將干預時間延長到了30分鐘。這短短的20分鐘背后,代表著多個專業的協同創新。“雖然國家核安全法規對此并沒有明確規定,但因為這是三代核電站必須具備的特征,所以,我們也就理所當然地‘必須’開展。”團隊帶頭人劉昌文說,“歷史會證明,我們做的這項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值得我們一生驕傲。”此項創新改進無任何技術資料可供參考,團隊成員自食其力,對各種假想事故的薄弱環節進行清理、討論、確認,提出改進措施,進行理論計算……如此循環反復,不斷發現新問題,一點點向前推進。針對其中的一個假想事故——蒸汽發生器傳熱管破裂事故,在滿足30分鐘要求的同時,必須同時確保蒸汽發生器不滿溢。面對這一難啃的骨頭,團隊在一年多的攻關過程中,大膽創新,提出了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如何使核反應堆在事故過程中得到有效冷卻”“如何使蒸汽發生器的補水既要足夠又不能過多”……在方案論證工作的高峰期,需要開展大量的計算分析工作,這曾引起了單位內部的“矛盾”:有其它部門同事反映,最近單位的服務器總是滿負荷運轉,CPU資源完全被占用,已經無法開展工作。經過大家核對,發現是“華龍一號”團隊技術人員在開展攻關,計算工作一天24小時、一周七天不停歇地進行,其他同事完全沒辦法插隊利用服務器。經過一百多種方案的理論計算,終于順利攻關。這一過程也讓大家更深地體會到在大國重器的研發中,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依靠自主創新。
研發過程中,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為掌握完整自主知識產權,核動力院圍繞核蒸汽供應系統,先后完成了包括二次側非能動余熱排出試驗、堆腔注水冷卻試驗、控制棒驅動機構抗震試驗、堆內構件流致振動試驗等多項核心試驗,完成先進堆芯測量系統、ML-B型驅動機構、ZH-65蒸汽發生器等關鍵設備的攻關。聚沙成塔、集腋成裘,ACP1000(“華龍一號”)攻克數十項重大關鍵技術,使核電廠具有完善的應對嚴重事故的預防和緩解措施,實現了各個指標的跨越,安全指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整個創新團隊共申請國家專利200多項。此外,團隊還積極結合“產學研”,與高校、制造商密切合作,開展了各項關鍵設備的研制試制工作。這也使得“華龍一號”首堆的設備國產化率超過85%。
最終,ACP1000(“華龍一號”)設計先后通過了國家核安全局、電力規劃設計總院、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組織的設計評審。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其GRSR審查報告結論中給出了高度評價:ACP1000核電廠設計方案考慮了目前階段所能獲得的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反饋,具有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能夠滿足我國最新核安全法規的要求。與目前國際上新開發的一些先進核電廠的設計方案比較,ACP1000的設計方案已達到同等水平。2019年,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研發創新團隊榮獲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年度“創新團隊獎”稱號。
核動力院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研發創新團隊負責完成的三代核電(ACP1000)反應堆及一回路系統是“華龍一號”的核心組成部分。“華龍一號”的研制成功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在國內外產生了強烈的社會效應。“華龍一號”反應堆及一回路系統項目研發促成CF燃料組件、蒸汽發生器、壓力容器、控制棒驅動機構等核電高端產業研發,增強了核電裝備體系的優化升級,突破了我國核電“卡脖子”的技術瓶頸。采用“華龍一號”設計技術的福清核電5、6號項目和巴基斯坦K2、K3項目已在2015年先后開工建設。目前海內外項目皆進展順利,打破了國際核電業“首堆必拖延”的魔咒,“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更是預計將在2020年實現裝料。
在核電技術“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已昂首邁入國際核電市場。在與國內以及國際核電研發單位的競爭壓力下,核動力院將堅持不斷發展世界一流水平的核電技術,打造屬于核動力院的核電名牌,持續提升在國內以及國際核電市場上的競爭力。這一切成果的取得,無不凝聚著項目團隊每一位成員的艱辛付出,它將帶著新時代的中國制造精神,飛向屬于它的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