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阿拉伯海的太陽剛竄出海平面,沉寂的天堂角還沉浸在睡夢中,但巴基斯坦卡拉奇海外“華龍一號”核電站鋼結構車間里已是機聲隆隆、焊花灼灼。一個皮膚黝黑的中年男人,手握焊槍,全身心專注于焊接的焊點上,直到每項焊接任務順利完成,質量達標,才放下焊槍。他就是 “核建工匠”“江蘇省國防電子行業工匠”——童加森。
童加森投入現場工作
心如花木 向陽而生
34年的工作生涯,童加森都與焊槍為伴。18歲的他就擔起家庭的責任,但他眼里充滿著對未來的迷茫和彷徨。
“我堅持下來了,開始只是為了生活,后來更多的是一份責任和堅守。”童加森說。這是他對生活的堅持,更是對成為焊接專業人才 “夢”的堅持。
當初的他,沒有想到如今手里握的是一柄打造“華龍一號”的利器,也不會想到能擁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年少時的“夢”已經實現,“筑夢華龍”在不斷延伸。
多年來,童加森注重技術幫帶技術、生產幫帶生產、一線幫帶一線,著眼實用、實際和實效,為海外核電工程建設培養專業化人才。“童加森創新工作室”成立三年以來,他把焊接技術和經驗,以及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傳給了一批又一批焊接人員。通過“師帶徒、傳幫帶”,他先后培養了巴方鉚焊工100余人,其中兩人取得不銹鋼GIT焊接資質。
“他從來不抱怨,干起活來任勞任怨。”一起干活的車間工友不經意間望向不遠處的童加森打造的自制滑輪凳子說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回國休假的人無法返回卡拉奇。現場不能停,K3核島非能動水池不銹鋼車間預制的工作就全壓在了包括童加森在內的4名中方員工和6名巴方員工身上。
剛開始,工友們還能堅持,但隨著巴基斯坦疫情加重,大家的情緒漸漸低落,工作質量隨之下降,抱怨也多了。但童加森每天總是第一個到現場進行準備,工完場清后最后一個離開,期間忙完這個忙那個,濕漉漉的衣服就沒有干過。
在童加森的影響下,大家漸漸地抱怨聲少了。經過30多天的不懈努力,童加森團隊保質保量完成了210噸材料約2500米焊縫的預制工作,為節點實現提供了堅強保障。
開闊眼界 助力創新
童加森全身心專注于焊接點上
“創新是很費勁的,眼界很重要。不相信新的東西,創新根本無從下手。”童加森在項目部勞模故事分享會上推心置腹地說。
童加森認為創新的前提是開闊眼界,眼界有多寬廣,思想就有多開闊。適應時代,學習新鮮事物,不固步自封才能走得更遠。早年間,他從事碳鋼焊接工作時曾參加過一次焊接博覽會。這次會上展出的焊接科研成果,深深地震撼了他。
新材料、新工藝、氣保、激光組合焊法讓童加森對工作產生了無限的憧憬。“如果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學,或許都不知道還有氣保焊。”從那時起,他更加重視學習,他的焊接水平也越來越高,多次在不銹鋼壁板自動焊、不銹鋼覆面自動焊領域的比賽中獲獎。
工友們說童加森聰明,腦子好使,但他卻總說自己學歷不高,腦子笨。“人可以沒有高學歷,但不能沒有高追求。”他這句樸實的話語給很多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首窮經 學無止境
“我愛學習,讀書是一種樂趣。”年輕時沒有機會上高中與大學的他,一旦抓到機會便不會放過。十多年前,他無意間發現一個角落里有一本被遺棄的書。他拿起來一看,是關于機械維修方面的。想想生產經常碰到這些事,他便愛不釋手,孜孜以求地開始了自學。有人問當時已經是高級焊工的他學這個干啥?他微微一笑,說:“技多不壓人嘛,說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場了。”
童加森的這門手藝后來還真的幫著公司解決了不少問題。由于磨光機極易因損壞發生故障,經常處于緊缺狀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國內采購的物資無法到達,巴基斯坦能采購到的設備又不符合生產要求。這讓本來困難的處境雪上加霜。有一天上午,現場突然壞了3臺磨光機,生產隊長十分著急。童加森主動請纓,利用午休息時間硬是把3臺設備搶修好了,確保計劃如期進行。
從知識中汲取力量
立足崗位 愛崗敬業
“把本職工作做好的人都很了不起。”童加森是一個踏實肯干的人,看重自己的每一項工作任務,做事認真仔細。他常說:“什么東西都要親自去做,這樣才能學得會、做得好。”
為了熟練掌握焊接手法,童加森經常放棄午休,“躲”在車間練習。工作時,他把一切都拋到腦后,只顧著踏實去做,力求每一根龍骨的組對誤差降到最低,每一道不銹鋼焊縫沒有缺陷。童加森向所有把本職工作做好的人學習,孰不知工友們也正在向他學習。他說:“我們是一個有力的團隊,團結起來就有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信心。”
2020年童加森兩次主動放棄回家的機會。春節前夕,他提出自己去年春節是在家里過的,今年過年回家的機會要讓給其他工友。“我還能再堅持堅持。”童加森遙望著家的方向,說出了堅定的話語。
以童加森為代表的千千萬萬勞動者為“華龍”夢而跋涉千里,將最美的歲月奉獻給事業。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練就鐵的意志,用辛勤的汗水揮灑著美好年華。
(作者單位: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