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12月15日0時15分,秦山核電站并網發電,實現“零的突破”
1991年12月15日,秦山一期3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成功并網發電,從而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實現了我國大陸核電“零的突破”。至此,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七個能夠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在隨后30年的征途中,秦山核電的旗幟效應日益彰顯,在很多領域為中國核電的蓬勃發展起到了開創作用。
1.秦山核電的30年是中國核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出國門、參與世界核電技術競爭的30年。
2.從蹣跚起步到三十而立,秦山核電不僅創立了中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商用核電品牌,還實現了“從30萬千瓦到100萬千瓦”自主核電發展的跨越,也為中國核電事業掌握技術、鍛煉隊伍、總結經驗打好了基礎。
3.秦山核電極大帶動了我國核工業整體科技水平的提高、核燃料工業和核應用技術產業的發展。
秦山核電見證了我國從“核大國”向“核強國”的邁進,無愧于“國之光榮”的稱號!
從零到WANO指數世界第一
秦山核電先后掌握了30萬、60萬、100萬千瓦級核電技術,并躋身全球先進核電技術行列。
目前,秦山核電共有9臺運行機組,總裝機容量為66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是目前我國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品種最豐富、核電運行管理人才最豐富的核電基地。
在國際上,群堆管理被視為提高核電站效益的利器。但秦山核電9臺核電機組中包括2種堆型、4種機型。放眼世界,從沒有一個核電基地囊括了如此豐富的堆型和機型。
▲ 2015年1月12日,秦山核電基地全面建成,成為我國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
在這里,群堆管理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對此,秦山核電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潛表示:“秦山基地群堆管理難度比統一堆型的核電基地要復雜得多。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要規范化,必須將經驗總結提升成為標準。”秦山基地積極探索,逐漸形成了具有秦山特色的群堆管理模式。
在秦山核電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鄒正宇說,秦山核電僅單臺機組就制定了多達200多份管理程序,對電站的生產管理和安全管理作出了明確規定;9臺機組高達上萬份的運行、檢修操作程序,做到每項工作都有章可循、有人負責、有人監督、有據可查。
同時,秦山核電還持續接受著來自外界的監督,1995年起就加入了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并隨時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檢查、監督和指導。
▲ 2018年4月20日上午6時20分,秦山核電安全發電達5000億千瓦時,不斷為社會奉獻安全高效清潔能源
30年來,秦山核電基地沒有發生任何核安全事故,未發生任何對環境產生影響的事件。根據國家環境監測機構提供的資料顯示,秦山地區各項環境輻射監測指標均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對周圍輻射環境沒有產生可察覺的影響,其所在的海鹽縣也被浙江省評為環境最優先進縣之一。
截至2021年6月30日,秦山核電已連續安全運行137堆·年。9臺機組運行業績多年穩定處于世界先進水平。2020年8臺機組WANO綜合指數滿分,并列世界第一。這是秦山核電“視安全為生命”的最好體現。秦山核電從“零”到WANO綜合指數排名世界第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國內唯一一家核技能鑒定站在此
秦山核電的意義在于不僅實現了自身安全高效運營,更全方位帶動了我國核電事業發展,實現了周恩來總理當年提出的“掌握技術,積累經驗,培養人才,為后續核電發展打下基礎”的要求。
▲ 2008年11月10日,中國大陸第一批核電操縱員聚首秦山
秦山核電廠建設時,核電的體系和制度建設、培訓工作都是第一次開展。經過3年多國內外培訓,1991年秦山核電首批反應堆操縱員共35人通過考試取得執照,成為中國大陸第一批核電操縱員。此后的30年里,這批“黃金人”走向國內各核電基地和其他核電集團,成為關鍵崗位上的骨干和中國核電發展的中堅力量。
按秦山核電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曹水林的說法:“秦山一期投運后,國內其他核電站開始建設時,首先想到的是從秦山要人。”但這種“要人”現象的出現,絕不僅僅與秦山起步最早有關。
曹水林總結說:“作為中國大陸首座民用核電站,倒逼秦山核電必須直面問題。‘碰上的事兒多’,促使秦山核電形成了從實踐中發現問題,集中力量技術攻堅,隨后將技術成果投入實踐檢驗,然后再反饋、再完善、再實踐的良性循環,從而培養出大量實干型人才。”
“秦山核電始終堅持開放交流。核電行業具有特殊屬性,只有打開大門經驗共享,才能少走彎路,提高整體安全和技術水平。30年里,秦山核電始終保持與國內外同行共享經驗反饋,與IAEA和WANO保持緊密合作。”
在專業平臺建設上,秦山核電搭建了一系列專業技術和人才平臺。對秦山核電廣大技術人員來說,心中始終燃燒著“國之光榮”的豪情。歷經30年風雨,與秦山核電共同成長所積淀的,是技術人員對繼續創造中國核電發展史上諸多第一的強烈向往。截至目前,秦山核電已擁有各種專利735項,各類標準67項。
2004年,秦山核電建立了國內核電運營領域唯一的國家核特有職業技能鑒定站。2019年,根據國家政策要求,該站承擔了核反應堆運行值班員、核反應堆控制保護檢修工、核反應堆核級機械設備檢修工、輻射防護工、放射性廢物處理工、核設備無損檢測工等6個核特有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
從秦山核電走出的兩位院士:歐陽予(左)、葉奇蓁(右)
經過幾十年積累,秦山核電已擁有運行、維修、技術等多領域專業技術人才3596人,經營管理人才526人,技能人才402人,涌現出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予、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對外輸送2500多名優秀人才,100多名核電高管;打造國家級大師工作室1個、院士工作站1個,成為名副其實的核電人才搖籃。
黃潛總結道:“毫不夸張地說,有核電的地方就有秦山人。有了秦山的安全運行,才有了中國核電的發展。”但秦山的目標不止于此,黃潛表示:“在秦山核電‘一體兩翼’發展戰略中的‘服務之翼’,就包括‘繼續推進高質量的對外服務’,這也將為核電人才培養提供持續鍛煉的平臺,持續提升秦山核電品牌影響力。”
“海鹽人”和“核電人”的身份開始重合
30年來,秦山核電秉承“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與地方政府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被譽為企地融合的典范。
秦山核電通過積淀幾十年的科普宣傳資源、經驗和品牌優勢,立足秦山、深耕海鹽、面向浙江、輻射全國,形成了品牌性的全國示范效應和“可復制”路徑模式。
秦山核電在追求安全高效發展的同時,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截至2021年6月底,累計投資833億元、納稅478億元,年繳稅費約70億元。其中,教育費附加、城建稅各約1億元。海鹽當地的學校軟硬件設施完備,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條件良好,連續多年高考上線率居嘉興市第一。海鹽縣榮獲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省首批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縣。
▲ 2020年10月23日,秦山核電打造的全國首個核電特色小鎮正式命名為海鹽核電小鎮
在產業發展上,因為秦山核電的到來,海鹽從當初以農業以及棉紡織輕工業為主的濱海小城,歷經了與“核”結緣,依“核”發展,謀“核”騰飛的三級跳,已經完成了“從邊陲小鎮到百強縣”的蛻變。
秦山核電充分發揮民族核電產業示范帶動作用,大力扶持海鹽發展核電關聯產業,帶動核電關聯企業95家、年產值約291億元、吸納就業2萬余人,累計參與市場化交易電量710億千瓦時,累計讓利28億元,成為國家重大項目建設與地方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范本和風向標。海鹽“核電小鎮”已成為浙江省首批37個省級特色小鎮。
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秦山核電一直高度重視在民眾中科普核電知識。曹水林認為:“核電好不好,老百姓說了算。”
▲ 2017年9月19日,國內目前最大、公眾體驗最豐富、公眾適應性最強的秦山核電科技館開館
2017年9月,秦山核電科技館開館試運行,海鹽“核電游”邁入“2.0”時代。作為海鹽中國核電城和秦山核電特色小鎮的重要組成部分,核電科技館致力于打造最具特色的公眾溝通交流平臺、核安全文化傳播平臺、核電發展服務平臺。
更明顯的是,秦山核電促成了“人”的改變:“海鹽人”與“核電人”的身份開始漸漸重合。眾多的海鹽本地人參與到核電建設中,而一大批核電人也以“海鹽人”自居。目前,大批核電人在海鹽縣城安家落戶,有力地推動了海鹽縣縣城建設,催生城鎮品位不斷提升。秦山核電員工的認同感和幸福感也在不斷提高。
2020年,秦山核電與海鹽縣分別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和“全國文明城市”,并雙雙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這是對秦山核電與海鹽縣30余年攜手并進、共融發展的高度肯定。
此外,秦山核電更進一步履行國企責任,積極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秦山核電先后與浙江縉云縣大源鎮稠門村、高畈村,平陽縣進士村開展結對幫扶,堅持“扶志”和“扶智”并舉,“造血”和“輸血”并進。
據不完全統計,秦山核電2012年至2020年共投入幫扶經費1132萬余元,向慈善及各公益組織捐款222萬余元,提前并超額完成浙江省對此輪結對幫扶工作的年度考核目標。
如今,在秦山核電人雄心勃勃發展藍圖中,未來已不再僅僅局限于秦山。
黃潛表示:“秦山核電未來將通過不斷推動‘一體兩翼’發展戰略,向著更新更高目標前進。秦山核電將用未來30年時間再造一個新秦山,為‘國之光榮’再添新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