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于1984年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作為指定理事國,30多年來,中國與該機構開展了全方位互利合作,并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次,《中國核工業》專訪了在此機構任職的中國人員,并陸續刊登,以展現國際組織中的中國形象。特別感謝國家原子能機構國際合作司為本專題提供的大力協助。
梁劬,迄今已在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聯合司(去年改名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中心)整整工作17年,歷經該司從幾乎被撤銷關閉到逆境崛起,他始終向陽而生,憑借“一根筋”的倔強,披荊斬棘,帶領團隊一步一個腳印砥礪前行,為世界核技術和平利用、世界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貢獻著力量。
自2011年以來,聯合司曾連續8年獲得國際原子能機構卓越成就團隊獎,兩次糧農組織優秀團隊獎。原IAEA總干事天野之彌曾多次在不同場合感動地說道:“我為梁先生和他領導的聯合司團隊感到無比自豪。”梁劬,迄今已在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聯合司(去年改名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中心)整整工作17年,歷經該司從幾乎被撤銷關閉到逆境崛起,他始終向陽而生,憑借“一根筋”的倔強,披荊斬棘,帶領團隊一步一個腳印砥礪前行,為世界核技術和平利用、世界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貢獻著力量。
自2011年以來,聯合司曾連續8年獲得國際原子能機構卓越成就團隊獎,兩次糧農組織優秀團隊獎。原IAEA總干事天野之彌曾多次在不同場合感動地說道:“我為梁先生和他領導的聯合司團隊感到無比自豪。”
與IAEA結下不解之緣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與核工業有著怎樣的淵源?是什么機緣讓您走進IAEA?
梁劬(以下簡稱“梁”):中國核工業是中國和平利用原子能技術的領頭羊和先驅領域,它為中國的核醫學和核農學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領導、促進和支持作用。當時的核工業部和國家科委為中國核農學創立、發展和崛起不僅提供了許多經費資助,更提供了許多技術指導和幫助。我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后,參與的第一個和IAEA合作的技術援助項目就是在核工業部的大力支持下開展起來的。
項目實施期間,核工業部國際合作司派遣我到IAEA核技術和生物實驗室進修培訓一年,系統學習了利用核技術進行作物育種。正是這一培訓,使得我在隨后的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走上核農學科研領域的領導崗位。從此,我致力于核技術在糧食和農業應用領域,并與IAEA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5年,經國家推薦,我參加了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司司長職位的競聘。憑借20多年在核技術在農業應用領域扎實的業務基礎,以及多年科研工作管理和國際合作經驗,我成功進入IAEA,負責核技術在農業和糧食領域上應用的領導和促進工作。
“中國植物輻照育種的成就居世界之首”
記:您多年任職于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司司長,IAEA聯合辦公室的主要職能是什么?其為世界糧食安全、核農學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與中國有哪些合作成果?
梁:自2005年迄今,我一直擔任聯合國糧農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司司長,為核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促進世界糧食安全和可持續農業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聯合中心的使命就是將核技術應用于糧食和農業領域,提高全球的糧食安全,促進世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近十年來,聯合中心領導或促進了核技術在農業上應用的研發和創新工作,取得了一批創新技術。這些技術在世界各國,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得到廣泛應用,為世界糧食安全和可持續農業發展做出令人矚目的貢獻。
如,在聯合中心的幫助下,2015年,多米尼加共和國在主要水果產地滅絕了入侵的地中海果蠅,使得該國每年水果出口收入增加4000萬美元以上。2018~2019年,巴基斯坦棉花突變品種占全國種植面積的近40%,為棉花種植農戶增加數億美元的收入。近些年,在蘇丹、肯尼亞、坦桑尼亞推廣低成本的小規模滴灌系統,使得每個國家數千個農戶節約用水40%~60%,蔬菜產量提高2~4倍。蒙古國、緬甸和尼泊爾的國家獸醫實驗室在聯合中心幫助下,每年分析3000多個病原物樣品,有效地控制了小反芻獸疫的暴發。在聯合中心支持和幫助下,越南每年利用輻照技術處理約70萬噸的火龍果,占整個出口數量的80%以上,有效提高了出口收入。
中國和IAEA一直保持密切的合作,在核技術在農業應用上開展全方位和深層次的合作,如在植物輻照育種、土壤和水管理、食品輻照和食物安全、畜牧生產和動物健康、昆蟲不育技術應用等領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為中國的糧食安全和可持續農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植物輻照育種的成就居世界之首。
中國兩次獲得世界突變育種卓越成就獎
記:目前,世界核農學發展的現狀是怎樣的?
梁:核技術應用在農業和糧食領域,是核科學技術和平利用中重要而卓有成效的領域。它作為核科學技術與農業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應用科學,集中了近代核物理學、核化學、放射生物學、輻射遺傳學、核電子學、現代生物學/現代生物技術以及基礎農學等學科的最新成就。目前,世界上核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主要分5個方面:
一是植物突變育種。主要是利用核輻射對作物的種子和組織進行輻照處理,促進和誘發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從而培育抗旱、抗鹽堿、抗蟲害等抗逆性強、產量高并適應于氣候變化的優良新品種。
二是水土及作物營養管理。主要是利用核技術來監測氣候變化及其和農業的關系、跟蹤農藥化肥的遷移與水土的變化,監測農用化學品對環境/食品的污染、研發適應氣候變化的農業耕作技術從而保護水土和農業環境。
三是昆蟲不育技術。這是環境友好型生物防治害蟲技術。通過對人工飼養的昆蟲進行輻射不育處理,再將不育昆蟲釋放到蟲害肆虐地區,利用其雄性不育從而最大限度地控制昆蟲群體乃至滅絕昆蟲。
四是牲畜生產和動物健康。利用核技術靈敏度高的特點,開發和應用快速的牲畜疾。病診斷方法、疫苗的研發技術,實地監測動物疾病暴發和傳播技術,以及提高動物營養和畜牧遺傳育種等創新技術。
五是食品安全。研發并應用于食品安全領域的分析技術,食品安全的追溯和真偽分辨技術、食品輻照技術,以及核事故下的農業領域的應急和應對技術。
這些應用于農業和糧食領域的核技術發展方興未艾,在全球氣候變化、人口增加及流動加劇的挑戰下,將發揮獨特的貢獻。
當然,世界農業核技術應用領域的發展,與各國研發和應用工作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并共同發展的。其間,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原子機構聯合中心為中國核技術農業應用領域提供了技術引導和支持,雙方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記:這兩年我國核技術應用正在提速發展,核農學也積極向前推進。在您看來,我國核農學發展如何?在世界核農學這個大舞臺處于什么地位?
梁:中國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就開始了核技術在農業上的研究和應用工作。中國科學家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70多年的艱苦創業、辛勤耕耘,創造性地建立起頗具特色的中國核農學研究、技術應用及人才培養三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實際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總體上達到了國際較高水平,部分工作具有原始性創新,某些領域在國際上發揮了領先的作用。
中國核農學發展不僅極大地推動了學科的發展,而且直接推動了經濟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截至2020年,中國育成和審定的突變品種數達1033個,占同期國際突變育種新品種總量的近三分之一,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發揮了獨特作用,也為世界糧食安全、消除饑餓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十年來,中國兩次獲得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共同頒發的世界突變育種卓越成就獎。
在輻照方面,中國科學家先后對200多種食品進行了輻照保鮮研究,在理論研究、工藝研究、設施研發、衛生標準和工藝標準制定,以及產業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
事實證明,中國核農學的建立與發展,不僅為中國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科技支撐,而且也成為改造傳統農業的重要科技力量。
中國長期擔任亞太地區核技術合作協定(RCA)核農學牽頭國,中國農業科學院與IAEA合作成立了核農學協作中心,積極參與機構技術合作項目,通過提供專家服務,承辦各種研討會、培訓班,接受科訪和進修等,分享中國核農學技術和經驗,為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
突變育種技術已在100個國家得到廣泛應用
記: 核技術應用在農學上,為世界農業發展、糧食安全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際上,是否會因為“核”的屬性而有異議?IAEA是如何開展核科普的?
梁:盡管為全球糧食安全服務并做出巨大貢獻的核技術已相當成熟,但國際社會乃至一些發達國家仍存在“恐核癥”,對核技術在糧食和農業領域上的應用仍然存有質疑。
以食品輻照為例,經常有人把核輻照和核污染相提并論而予以抵制。對于突變育種,也有人把該技術與轉基因生物混為一談。盡管這兩個技術均有益于世界糧食安全,事實上這兩種技術完全不同。轉基因是將外部基因移植到某種生物上,使其發生遺傳變化。突變育種是通過輻射(外因)提高作物變異的幾率。在自然界,作物本身(內因)就存在著自然變異,這也是物種得以進化的原因。正常情況下,采用常規方法獲得新品種可能需要7~8年,甚至更長。但是通過輻照誘變技術,也許3~5年就能得到新品種,而且不會對人類和環境造成任何的不利影響。正因如此,自上世紀60年代起,突變育種技術已經在全球100個國家得到了廣泛應用,從未有任何負面的報道。
為了消除核恐懼,提高公眾對核技術應用的接受性,聯合中心一直致力于科普工作。近些年來,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制作了十幾個動畫片,把復雜而難懂的核技術應用通過簡單的動畫予以解釋和宣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還經常組織中小學生,到聯合中心實驗室參觀,組織各種各樣的科技日/科技夜活動,廣泛宣傳核技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和益處。
攻克新冠,利用核技術開展研究
記: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依舊肆虐,對此,聯合中心是否有積極作為?
梁:眾所周知,新冠病毒不僅給人類健康構成巨大的危害,也重創了世界經濟和世界發展,甚至影響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自新冠病毒在全球暴發并大流行以來,很少有人知道,看似離人們生活很遙遠的核技術,在應對疫情、研究病毒的過程中實際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首先,在新冠疫情暴發初期,在中國防疫戰役的關鍵時刻,一次性醫用防護用品,例如防護服,一直處于“嚴重短缺”的狀態。盡管生產醫用防護用品的產能成倍上升,但疫病隔離區所急需的防護用品還是供不應求。其瓶頸就在于滅菌這個環節。目前,國標醫用防護用品大多采用環氧乙烷滅菌。這是一種廣譜滅菌劑,可在常溫下殺滅各種微生物。但最大的缺點就是滅菌的時間很長,通常需要7~14天。在中國科學家的支持下,中國有關部門僅用數天就緊急制定了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輻照滅菌應急規范,大大縮短了時間,為一線醫用防護服的供給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在此過程中,聯合中心為利用輻照技術進行滅菌提供了大量的技術資料和技術支持。
核輻照滅菌最大優勢就是滅菌速度快,通常僅需數小時就可完成滅菌,新型的電子輻照裝置的單件成品滅菌只需十幾秒即可完成,滅菌完成立刻就可以使用。據悉,一條生產線一天就可以為近10萬件的醫用防護用品進行滅菌。可以預計,隨著輻照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輻照滅菌將在醫療用品滅菌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的源頭還未弄清。雖然科學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的源頭與蝙蝠有關,但是,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中間宿主以及動物與人類之間的感染模式尚無可靠的科學結論。而這些病毒溯源和人畜之間病毒傳播正是目前的研究重點。采用核技術開發或衍生的分析技術,如聚合酶鏈反應、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和酶聯免疫吸附測定等核衍生技術,是快速有效地識別和檢測這些病毒的重要手段,也是未來在實地監控跨界動物疾病和人畜共患病的病原物的可靠工具。
為此,在成員國的支持下,聯合中心已經制定了利用核技術開展有關人畜共患病完整研究計劃并開始推進創新研究。我們堅信,利用核技術的高準確度、可示蹤和可追溯的獨特優勢,在人畜共患疫病的溯源、盡早發現和快速診斷方面可發揮極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