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以下簡稱“高溫堆示范工程”)經過9年施工建設,于2021年12月20日首次并網發電。這是我國先進核電技術自主創新取得新勝利的一步,也是我國核能領域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推動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和中國核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成果。
高溫堆示范工程從科研設計、施工建設,到球形核燃料元件和重要裝備研制,最終成功并網發電。各相關領域有兩三代核能人為此奉獻了青春和智慧。《中國核能》自2021年第四期起隆重推出“見證——高溫堆進行時”專題系列報道,講述高溫堆示范工程建設者們書寫青春、揮灑汗水,全力以赴鑄就國之重器的奮斗故事。讓我們啟航去見證這些非凡的成就!
2021年12月20日,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球首座具有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特征的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山東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網發電。這標志著我國在高溫氣冷堆技術領域實現“全球領跑”,標志著我國高溫氣冷堆科技重大專項取得成功。
高溫氣冷堆技術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戰略高技術,具有固有安全性、出口溫度高、多模塊靈活組合、應用領域廣等特點。上世紀70年代至本世紀初,歷經清華大學核研院幾代師生艱苦卓絕的自主研發,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實現了從技術原理研究,到關鍵技術攻關和設備驗證, 再到建成10兆瓦高溫氣冷實驗堆的重大創新。本世紀初至今,在中核集團、清華大學、華能集團等單位傾力合作下,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實現了從實驗堆到示范堆的技術放大、工程轉化研究,最終建成全球首座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特別是2006年高溫氣冷堆被列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后,在各參研、參建和產業配套單位的大力協同下,創造性解決了從研發設計、設備制造、土建安裝產業配套到系統調試等的一系列“卡脖子”關鍵技術難題,推動研發2201臺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的首臺(套)設備和660臺世界首創設備,建成了首條高溫氣冷堆球形燃料元件工程化生產線,設備制造國產化率高達93.4%,對助力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要意義。
“全球首座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建設”,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核電站建設,而是一場與各國核能技術創新競速的較量,更是對參研參建單位敢闖創新“無人區”和耐得住寂寞的科技工作者甘坐十年“冷板凳”的極致考驗。在這場競賽中,可以說每一家參與單位、每一位參與者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核能源無疑是這場競賽的樞紐。2003年,10MW高溫氣冷堆實驗堆技術成果“樣品”剛剛出爐,中核集團與清華大學從高度一致的戰略目標出發,深化跨界融合、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與技術基礎,抓住“校企合作”本質強強聯合,以股權為紐帶,建立高溫氣冷堆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啟動高溫氣冷堆工程轉化研究。
▲2021年12月6日 中核集團與清華大學黨建促重大科技專項高層論壇
18年來,中核能源秉承國企擔當,堅守作為高溫氣冷堆技術企業創新主體的職責,堅守國家賦予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核島及其BOP的EPC總承包方職責,全方位統籌協調示范工程建設,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尤其是突出發揮了黨建在促進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推廣上的關鍵作用,通過連續多年持續開展“黨建促專項”走出了一條新型舉國體制下黨建引領促進重大科技創新的成功之路。
擔使命?直面挑戰
2006年,高溫氣冷堆被確定為十六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2008年2月,國務院批準高溫氣冷堆科技重大專項總體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中核能源是高溫氣冷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工程實施主體,承擔示范工程設計總體院、核島及其BOP的設計、采購、建造總承包商職責,并負責牽頭組織開展一系列設計及相關技術研究”。新生的中核能源,全面承擔起新一代核反應堆技術科技成果轉化的神圣使命。
▲主氦風機現場調試黨員先鋒隊
作為全球首堆,示范工程沒有任何現成經驗可供借鑒,建造主體涉及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企民企等上萬個獨立單位,上下游產業鏈極其復雜,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一是技術困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建設與以往成熟堆型的批量化建造不同,從反應堆研發到系統集成,從關鍵設備研制到裝備制造,從工程建造到系統調試,從原材料研制到核燃料制備等產業配套,幾乎都是填補國內外空白的原始創新,不僅創新程度高、技術跨度大,更具有典型的投資規模大、創新時間長、成果回報慢等特點。
二是產學研合作中的文化沖突問題。高校主要以自由探索、追求創新為主要價值評價標準的體系,高校科研人員自由探索意識強,按規范和流程開展設計工作的意識弱,對市場不敏感。企業價值評價體系標準以顧客滿意、投資回報為主,因此工程設計人員對市場很敏感,規則意識強,缺乏自由探索精神。二者價值評價體系的差異所表現出的思維模式、組織結構、工作方法、職責邊界、溝通接口管理和話語體系等方面的沖突,特別是在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的目標設置、職責權限分配、接口協作管理等方面的沖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目標的一致性、團隊的協作性。
三是示范工程產學研各主體的利益藩籬問題。資本與技術都帶著自己的顧慮。資本方懷疑技術方到底能不能研發出真正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以實現自身投資價值,技術方對資本方是不是真心實意支持技術研發并進行商業推廣也沒底兒。創新成果收益分配模式不明晰,影響各方合作積極性,產學研合作的緊密程度,以及對產學研合作創新的投入力度。
四是創新過程的長期性和復雜性與人才隊伍培養的矛盾問題。作為第一個示范電站,其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要求參研參建人員必須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執著的奉獻精神。但面對來自社會快速發展引發的價值迷茫和利益誘惑,特別是在示范工程建造過程中遭遇到難以預料的困難和低谷時,如何能夠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則成為持續開展高溫氣冷堆產業化工作面臨的重大挑戰。
▲黨員先鋒隊
點帶面?破題解難
作為示范工程的總承包方,中核能源承擔著設計、采購和建造管理的職責,具有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經過與參研參建各方多年的磨合溝通,中核能源黨政領導班子深刻認識到,要解決示范工程面臨的諸多難題,完成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就必須將高溫氣冷堆全創新鏈、供應鏈和產業鏈凝聚起來,大力協同,如臂使指,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以此為靈感,中核能源黨委聯合清華核研院黨委提出一條破局之路——聯合產業鏈各方推出“黨建促專項”活動倡議,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讓產業鏈各方深刻認識到高溫氣冷堆作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標志性工程的重大政治意義,構建起產學研深度融合的高溫氣冷堆產學研合作創新網絡生態體系,引導產業鏈各方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以強大的組織力穿透合同壁壘和利益邊界,同向發力,攻堅克難。“黨建促專項”實施過程中,重點通過盯難題、搭體系、建機制、賦靈魂等措施推動問題解決。
推動產學研校企合作走深走實。中核能源通過“黨建促專項”,以自身作為橋梁紐帶,圍繞示范工程建造進程,推動中核集團與清華大學于2019年、2020年、2021年連續三次聚焦不同主題,開展“黨建促專項”專題活動,通過發揮黨建引領凝心聚力的優勢,鞏固校企合作關系,注重成果經驗總結,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其中2019年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20年的主題是:黨建引領、校企合作,全力推動高溫氣冷堆產業化雙示范、雙促進、雙豐收;2021年的主題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校企合作,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溫氣冷堆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推廣。
促進高溫氣冷堆全產業鏈合力攻堅。通過“黨建促專項”,中核能源推動產業鏈各方開展“六聯合”行動,即聯合學習研討、聯合謀劃發展、聯合任務攻關、聯合黨建活動、聯合主題宣傳、聯合理論研究。通過“六聯合”,僅2021年,中核能源就先后與國家能源局、核與輻射安全中心、華能、中國核電、清華核研院等10余家單位累計開展20余次活動。其他各方相互之間開展活動幾十次。這些活動將產學研創新鏈各單位黨委的政治引領作用、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充分激發了出來,聚人心創新動力澎湃,實現了讓黨旗在科研攻關、設計采購、工程建造一線高高飄揚,高溫堆全產業鏈合力攻堅的良好生態創造了條件。
攻克全球首堆工程建設技術難題。中核能源通過搭建“黨建促專項”平臺,形成了“黨組織引領帶動、多單位齊頭并進、重點難點集中攻關”的工作機制,極大調動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先后整合推動了設計研發、裝備制造、工程建設和產業配套上下游幾百家單位,解決了全球首臺螺旋管式蒸汽發生器和電磁軸承主氦風機等主設備制造過程中出現的難題,關鍵核心技術全部攻克,設備國產化率達到93.4%,安全完成三殼組對、冷熱雙試、現場調試等關鍵節點。目前,示范工程已于2021年8月20日獲得核安全局正式頒發的運行許可證,8月21日正式裝料,9月12日成功臨界,12月20日實現并網發電。預計2022年6月實現雙堆滿功率運行。
探索產業化體制機制創新與理論創新。在“黨建促專項”實施過程中,中核能源不斷深化培育“以黨的領導為根本的合作治理機制、以市場機制為準則的產權轉移和反哺機制、以優勢互補為導向的產業分工機制、以關鍵任務為載體的聯合攻關機制及以相互尊重為基礎的文化融合機制”五大機制。積累了寶貴的統籌協調、工程管理經驗,為高溫氣冷堆產業化商業化推廣之路奠定了扎實基礎。更為我國高科技成果轉化積累了重要經驗。中核能源還積極推動理論創新,先后形成了10余項以“黨建促專項”為基礎的政研成果。
文化融合匯聚高溫氣冷堆精神。多年“黨建促專項”系列活動的實施,極大增強了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參研參建各方完成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凝聚起了“矢志報國、堅韌不拔”的高溫氣冷堆創新精神力量。“躬身耕耘數十載,一生只做一件事”的高溫氣冷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總設計師張作義;矢志不渝堅守高溫氣冷堆產業化事業,踐行“一輩子只干一件事、干成一件事”的中核能源黨委書記張國華;“熱愛祖國,情系中核,回饋母校”十八年堅守高溫堆的中核能源總經理吳郁龍等,都是這種精神的推動者、踐行者、傳播者。同時“黨建促專項”活動還促進了校園文化與工程文化的融合,黨建工作體系和科研與工程項目管理體系的融合,培育出了一批知難而進、勇挑重擔,具有科技成果轉化思維和工程建設思維的高科技人才。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黨建促專項”品牌歷經時間淬煉,愈發光輝熠熠。2020 年中組部內刊《組工通訊》在專題報道中高度評價“黨建促專項”活動:中核集團黨組和清華大學黨委發揮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優勢,整合國內核領域創新資源,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構建起跨單位、跨產業鏈的工作體系,推動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按期建成,實現示范工程建設和黨的建設“雙促進”、“雙豐收”。人民日報評在2021年10月11日《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情況綜述》中特別點出,“這支跨產業鏈、跨單位組成的項目團隊,把黨組織建在科研一線、建設工地上,定期開展集體學習,走出了一條新型舉國體制下抓黨建促重大科技專項工作的成功之路”。
放眼量?啟賦新篇
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即將全面商運,但“黨建促專項”的腳步不會停止。實現“雙碳”目標,高溫氣冷堆被賦予重任。目前多個高溫氣冷堆核能綜合利用項目作為為“雙碳”目標實現提供“氫、汽、水、熱、電”一體化解決方案的重要途徑,已陸續提上日程。中核能源將勇擔高溫氣冷堆產業鏈“鏈長”職責,通過核能行業協會、中國核學會高溫堆分會、高溫氣冷堆碳中和制氫產業技術聯盟等平臺,充分整合產業鏈資源,將“黨建促專項”在示范工程中的成功經驗向高溫堆核能綜合利用項目延伸,推動形成更加全面、高效、更具創新意義的“黨建促產業鏈”系列活動,與清華核研院一道,探索建立從基礎研究、產品轉化、產業應用到商業推廣的全方位校企合作新典范;攜手高溫氣冷堆產業鏈創新鏈上下游單位,把“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項目推進等重點任務結合起來,進一步凝心聚力,以黨建引領保障高溫堆產業化高質量發展。
風物長宜放眼量。高溫氣冷堆產業化未來不可限量,我們相信,“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建設的成功將在高溫堆產業化助力雙碳目標的過程中被超越,“黨建促專項”的成功將在“黨建促產業鏈”的實施中再次續寫。
(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