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國家原子能機構2022年第三季論壇在京舉辦,發布了核技術應用領域十件大事,展示了核技術近年來在國民經濟領域的重大應用成果。
近年來核技術應用領域十件大事分別是:
事件一
2021年6月24日,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7部門正式發布《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該規劃是我國首個針對核技術在醫療衛生應用領域發布的綱領性文件,對提升醫用同位素相關產業能力水平、保障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事件二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成功我國首臺醫用重離子加速器并投入臨床應用,為重離子高端制造業、精準離子醫療等奠定了堅實的技術支撐,使我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擁有自主研發重離子治療系統和臨床應用能力的國家,打破了國外壟斷。
圖片
事件三
上海聯影研制成功世界首臺超長視野全景動態掃描PET/CT系統,國際上首次實現2米軸向視野全身成像,比傳統PET成像靈敏度提升了30到40倍,奠定了我國PET/CT整機研發水平的國際領先地位,為新藥研發、精準診療及科學研究等提供全新的技術支撐。
事件四
清華大學和同方威視共同研制成功世界首套基于碳納米管冷陰極分布式X射線源的靜態CT智能查驗系統,該系統可為各類安全檢查、工業無損檢測、醫學放射診療等領域提供先進的關鍵核心器件,其潛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事件五
中廣核達勝科技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聯合自主研發的電子束處理特種廢物技術在污水處理領域實現產業化應用,在廣東江門、湖北十堰等多地建立示范項目,有效提升我國環境污染治理水平,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
事件六
新冠疫情期間,行業內多家單位采用輻照滅菌技術為醫療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消毒滅菌,相對于傳統滅菌技術,滅菌效果、效率大為提升,極大保障了醫療防護用品的供應,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事件七
行業內多家單位積極落實《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碳-14、镥-177等同位素生產及碘[131I]化鈉膠囊、18F-PSMA-BCH等放射性藥物研發取得重大進展,全面提升了我國醫用核素自主化供給能力和放射性藥物的自主創新發展,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助力。
事件八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通過X射線衍射等核技術分析手段,成功發現月球新礦物“嫦娥石”,該礦物是人類在月球上發現的第六種新礦物,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發現月球新礦物的國家,為和平利用和合作開發太空資源貢獻了中國力量。
事件九
2022年3月23日,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歷時27天圓滿落幕。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聯合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為賽事部署多套智能化核安保設備,提供核安保解決方案,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順利舉辦貢獻了力量,圓滿完成了保駕護航任務。
事件十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提供輻照滅菌關鍵核心技術,推動高原藏藥輻照滅菌工程技術中心開工,填補了西藏輻照加工的空白,加速了高原地區電子束輻照加工產業化的發展,對于促進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