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有這樣一支敢想,敢拼的隊伍,他們團結一心,通過多年努力攻關,先后出色完成了多項國家級重要科研和工程項目,科研成果填補了我國在某技術領域空白,推動了我國該技術的工程化應用,為特殊材料加工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技術手段。
這支隊伍就是核理化院三所團隊,他們繼承老一輩核工業人的光榮傳統,勇擔國任、勇立潮頭、勇毅前行,以實干和擔當踐行“強核報國 創新奉獻”新時代核工業精神,付出智慧和汗水,成長為走在時代前列的排頭尖兵。
“不忘初心使命,保證完成科研任務!”
“在科研項目現場,要說誰的精力最充沛,那一定就是‘鐵人’王鵬!” 大家常說王鵬是個“鐵人”,因為在項目現場隨時都能看到他奔波的身影。每到項目實驗,他就一連幾天不回宿舍,累了就在現場撐個折疊床或椅子睡兩三個小時,等天一亮同事們上班了他又開始和大家討論工作。
王鵬碩士畢業后進入三所工作,主要負責設備調試總體設計。在調試工作中,王鵬作為“操盤手”,協調內部團隊、相關方開展工作。對王鵬來說,不論是項目安全、質量、時間、進度都需要全面把握,不斷研判調試前置條件、協調各方資源,確保順利打開調試工作面。王鵬經常說:“要把整個工作的進度安排好、設計好,要保證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科研工作中,王鵬時常面臨任務接口多、強度高、難度大的問題,為保證科研工作能夠按時完成,他帶領技術團隊大膽嘗試、細心調整,與領導反復修改確認方案,解決了項目建設過程中的一系列難題。作為所長助理,王鵬始終與大家戰斗在一線。為了搶抓進度。他帶著團隊從天亮就出發,一直工作到深夜。科研攻關階段,他連續三個月“住”在實驗室里,只為全力保障實驗順利進行。
王鵬很珍惜這次參與項目的機會,在這樣一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團隊中,他覺得自己很幸運;能為祖國的核事業貢獻青春力量,對他來說更是莫大的榮幸。王鵬說:“我每天都不斷在學習中調試,調試中學習。”也許是把時間都獻給了工作,到現在王鵬還是個“單身漢”,大家都很關心他的個人問題,每次領導見到他都會叮囑說“趕緊找個女朋友”。一談到這,王鵬總是笑笑說,“感謝組織的關懷,也感謝家人和朋友的理解支持,既然選擇了這份事業就先把工作做好。”看到很多同事初為父母,但在工作和家庭之間,他們選擇了自己熱愛的事業,對家庭、對孩子虧欠很多,王鵬希望自己可以“輕裝上陣”,他相信在項目成功之時,也能收獲個人幸福。
談及團隊伙伴,王鵬說:“我們的團隊成員思想覺悟、技術水平、理論水平都很高,大家做起事來很有干勁。”雖然工作中經常遇到諸多困難,但王鵬總是堅持站位全局,周密細致統籌協調各項工作。他常和團隊成員說: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就一定能取得勝利。在“鐵人”王鵬的帶領下,項目團隊立下誓言:“不忘初心使命,保證完成科研任務!”
“我們就該扎根一線、勇挑重擔!”
李云飛在三所主要負責項目的核心工藝段的設計、研發以及試驗工作,任務要求高、難度大,面對挑戰李云飛說:“作為新時代核工業青年,我們就該扎根一線、勇挑重擔。”在李云飛和團隊的不懈努力下,該項目順利突破了基礎物理關鍵技術,獲得了最為完備而精確的基礎物理數據,優選確定了較佳的技術路徑,完成了技術原理性驗證和總體試驗驗證,并確定核心總體參數,為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重點項目的規劃論證及工藝設計是整個工程的重中之重,兼具極高的研究和實現難度。李云飛深知該項目的重要性,主動承擔起最具挑戰性的課題,他縝密分析、嚴謹論證,結合多參數試驗驗證結果,明確了工藝段的總體設計指標和實現途徑,充實完善了工程規劃論證所需工藝參數等內容,有效地支撐起項目總體規劃。李云飛積極發揚“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長期奮戰在工作一線。一份付出換來一份回報,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項目順利通過試驗,完成了單項技術攻關工作,突破原有技術瓶頸,確定出較為可行的工藝路線,大幅提升了核心工藝指標,滿足了總體工程的應用要求。
根據項目需要,李云飛承擔了研發專用在線監測設備工作,通過理論分析和模擬計算,他明確了適用于工程的監測參數指標、完成了關鍵設備樣機實現等相關工作,最終實現了關鍵設備的定型與工程應用。該設備既能有效解決工程運行過程中關鍵參數的在線監測難題,還可應用于宇宙科學等多個高精尖科研領域,具有較高科研及應用價值。
項目具有極大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現難度,想要更好地完成挑戰,就要科研素養和團隊管理一手抓,李云飛作為研究室主任,迅速成長為行政管理人才,負責研究室內管理工作,組建出一支極具戰斗力的科研團隊,他主動關懷年輕科研人員,為他們的成長指引方向。在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下,李云飛也逐步承擔起總體技術領域帶頭人的重任。
“我們就要能吃苦、能戰斗、能創造!”
“每次試驗,他通過歷史數據和理論模型推演出來的結果幾乎能與真實的實驗結果相符,真是神機妙算!”他是盧肖勇, 2020年博士畢業后進入三所,從事科研項目研究設計、工藝提升和理論構建工作。
作為清華大學與核理化院聯合培養的博士,早在讀書期間,盧肖勇就參與到項目的研究工作中,一開始,主要負責項目的理論計算工作,大家時常開玩笑說,“盧博士是我們的八核主腦,每次我們一大幫人忙活了半天做試驗,不過是一個驗證而已,盧博士早已提前安排的明明白白。”2020年,項目在長時間試驗中暴露了裝置工藝問題,大幅度制約了系統的長時間運行能力。面對突然發生的技術問題,所領導找到正在準備畢業論文的盧肖勇,問他有沒有信心解決該項問題,盧肖勇堅定地說:“有信心!”
說干就干,盧肖勇放下手中的論文,沖鋒在前,立馬投入到理論模擬工作中,獲得了系統關鍵參數,明確了各試驗參數條件下的主要物理過程和物理機制,指出了裝置和工藝的優化方向,開展相關優化驗證試驗。為了不耽誤項目進度,盧肖勇見縫插針,利用零碎時間修改論文,在工作現場進行博士論文答辯,順利完成學業的同時,不負眾望,完成了設備的試驗考核及試驗驗證工作,解決了相關裝置問題,有力地保障了系統的長時間穩定運行。
談及承擔的科研任務,盧肖勇堅定地說:“項目時間緊、任務重,帶來壓力是必然的,但我更享受突破每一項技術難關帶來的喜悅,獲得的成長。”工作中,盧肖勇始終堅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為按時完成項目節點任務,他曾放棄周末休息時間, 連續兩個月“泡”在試驗室里,哪怕在生病期間,他也始終把工作擺在第一位。某日凌晨3點,盧肖勇在床上翻來覆去,肚子疼的實在難以忍受,不得已敲開了隔壁宿舍同事的門,請同事送他去醫院。大家馬不停蹄趕到醫院檢查后,醫生確診盧肖勇得了闌尾炎,要馬上做手術。手術完成后,所領導來醫院探望盧肖勇,他睜開眼看到領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不好意思,耽誤工作了。”病床旁站著的同事們聽到后無不為盧肖勇的敬業精神而感動。
如今,盧肖勇迅速完成角色轉換,成長為一名青年骨干,擔任研究室副主任、黨支部書記,帶領著一支30余人的團隊在科研項目中攻堅克難。盧肖勇說:“青年干部就要勇于擔責、不搶功勞,讓團隊每個人都有事干、每項事有人干,確保高質量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初帶團隊,他總是反復思考如何能將隊伍的能量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希望能為團隊的每一名成員創造良好條件,幫助大家快速成長。作為黨支部書記,他經常和大家聊天談心,了解大家的思想動態;他結合每個人的能力特長分配工作,激發大家的熱情與活力,努力打造一支能吃苦、能戰斗、能創造的堅強隊伍。
像這樣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科研人員三所團隊里還有很多。他們不忘初心,義無反顧地承擔起國家重托;他們牢記使命,為核事業不懈努力奮斗。他們是尖兵、是利刃、是為了“強核強國 造福人類”的神圣使命沖鋒在前的戰士,只為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發起挑戰,全力以赴為我國核科技事業再創輝煌、再立新功!
(作者:李華苑 作者單位: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