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向世界莊嚴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六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電投作出“一定要將光伏產業做好”的重要指示,鮮明地指出了國家電投建設美麗中國的使命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全球極端天氣頻發,地緣政治沖突等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能源低碳轉型和供應安全矛盾日益突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巨大挑戰。
首先,我國碳排放基數大、達峰后碳減排速度快。我國碳排放總量峰值將超過100億噸,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時間,而歐美等發達國家有50到70年,所以我國碳減排的力度和速度將遠超發達國家,困難巨大。
其次,我國能源消費以化石能源為主,能源結構優化任務艱巨。我國化石能源占比83.4%,其中煤炭占比約56%,煤電發電量占比約60%,遠高于發達國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能源領域的碳減排占我國整個碳減排的80%。
另外,我國還處于高速發展期,滿足未來能源需求增長的壓力巨大。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電力裝機預計還將增長近3倍,用電量將翻番,我國在能源需求增長的同時還要實現“雙碳”目標,相對發達國家面臨更大的碳減排壓力。
碳達峰碳中和是挑戰,但更是機遇。
“雙碳”正在引領能源革命推動工業革命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機遇。人類從柴薪到煤炭再到石油的能源革命中,我國處于落后水平,而當前在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型中,我國新能源、電動汽車和智能控制技術大多處于全球并跑或領跑地位。全球十大光伏組件、風電整機、動力電池廠商中,中國分別占了八個、六個和六個。預計2050年我國電力消費總量約14萬億度,大約是歐洲和美國的總和,未來發展潛力巨大。這樣巨大的技術、產業能力和市場空間,將給我國引領全球能源革命,推動工業革命和社會發展進步帶來歷史性的機遇。
“雙碳”有利于保障我國能源本質安全。我國擁有豐富的風光等可再生資源,風電、光伏技術可開發裝機規模約為100億千瓦和1400億千瓦,可以說是“風光無限”,足以支撐我國綠色轉型需求,降低油氣對外依存度。總書記提出“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確保我國能源安全的最有效途徑,就是加速能源轉型。
“雙碳”正在推動全球科技加速創新。新的低碳技術創新和突破,對實現全球氣候目標至關重要,已成為世界各國科技競爭的制高點。在“雙碳”目標驅動下,新能源與數字化、智能化將加速融合創新,為我國在能源相關的科技領域引領世界提供了可能。
“雙碳”正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碳”將推動我國產業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將新增大約139萬億元的投資,有利于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雙碳”正在加快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動清潔能源建設,可替代煤炭、油氣約40億噸標準煤,貢獻約80%的二氧化碳減排和70%的污染物減排。在“雙碳”發展進程中,新能源開發利用為能源消費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雙碳”正在促進區域及城鄉協同發展和鄉村振興。“雙碳”有利于在西部打造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同時,“雙碳”將促進新型城鎮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拉動經濟數十萬億元,創造就業崗位1000萬以上,每年實現每戶居民平均增收約3000-6000元,將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
“雙碳”正在推動國際新合作。碳中和已經成為凝聚世界各國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同時,“雙碳”也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提供了可能。在全球推動實施低碳轉型發展,實現合作共贏,有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雙碳”目標是挑戰,更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歷史機遇。我們堅信,中國“3060”目標必將帶動我國成為引領清潔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堅力量。國家電投將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將光伏產業做好”的囑托,在國家部委和各級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始終將企業發展融入黨和國家發展大局,秉持“綠色 創新 融合,真信 真干 真成”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努力踐行“雙碳”創新實踐,加快一流光伏產業建設,與行業協會和產業鏈合作伙伴協同創新、并肩同行,共繪新能源發展藍圖,促進能源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中國“3060”目標實現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