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14時07分,在生態環境部華東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的監督指導下,中國廣核集團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順利完成穹頂吊裝,標志著1號機組從土建施工階段全面轉入設備安裝階段,為進一步高質量穩步推進工程建設奠定了基礎。
穹頂位于核島頂部,是核電站第三道安全屏障的關鍵組成部分,對于保障反應堆廠房完整性和密封性,實現固有安全特性具有重要意義,穹頂吊裝因此成為核電工程建設的重要里程碑節點。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穹頂呈半開口的碗狀結構,由預埋件、鋼板及焊接在外側的角鋼等部分構成,其內部設置有安全系統和控制系統。
穹頂重量達238.5噸,直徑45米,面積相當于4個標準籃球場,而對接鋼板壁厚度僅約6mm,穹頂直徑和鋼板壁厚比為7500∶1。吊裝工作需要克服風力影響下的偏擺和溫度變化下的熱脹冷縮等挑戰,將穹頂整體吊到70米高空,再通過僅1-3mm的焊接鈍邊與核島筒體平穩對接,吊裝控制精度要求極高。“這就好比用起重機穿繡花針,我們在筒體設置了環向限位裝置、徑向限位裝置、導向柱等,從上下左右四個方位牢牢‘鎖住’穹頂,最終實現穹頂吊裝精準就位。”中廣核蒼南核電有限公司核島土建高級主管工程師鐘洪進介紹道。
“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是中廣核第5臺完成穹頂吊裝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從2007年項目選址,到2020年開工建設,再到穹頂吊裝,十五年來三澳核電項目見證了中廣核致力于推動我國核電技術自立自強,實現‘華龍一號’機組批量化建設的奮進歷程。后續蒼南核電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打造‘精品工程’‘陽光工程’‘央地合作示范工程’。”蒼南核電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樂曉表示,在高質量推進三澳核電項目一期工程的過程中,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正逐步應用到項目建設現場。穹頂拼裝環節,項目團隊將核級部分機械化焊工藝首次應用到核電領域,工作效率是傳統手工電弧焊效率的4倍,射線探傷合格率達100%。穹頂吊裝環節采用了整體吊裝工藝,運用BIM(建筑信息模型)三維建模、模擬動畫、應力監測等智能核電建造技術,確保毫米級對接精準到位,一次吊裝成功。
中廣核浙江三澳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一期工程2臺機組分別于2020年、2021年主體工程開工。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將為長三角地區提供綠色電力約525億千瓦時,超過2021年溫州市全社會用電量,可減少標煤消耗158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368萬噸,相當于造林11.8萬公頃。在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引下,三澳核電項目將為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持續貢獻清潔能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