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片就是塘興村的回遷安置房,都是二層小樓,現在這個村的小伙子娶媳婦都比以前容易多了。”
“這是棋子灣新建的酒店,提‘海核’,能打折。”
“這是縣里的中學,我們老書記前幾天去浙江出差,就是想把嘉興一個退休的老校長請到這個中學來。”
從海口驅車近200公里,一進入昌江縣,同行的海南核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核電”)工作人員就打開了話匣子。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是海南核電的“大本營”,我國最南端的核電工程——海南昌江核電站正坐落于此。一座核電站能給一個鄉鎮、一個城市、一個海島帶來什么改變?在保障能源供應、創新技術、核能綜合利用方面,海南核電又會給出哪些與眾不同的答案?
不一樣的擔當:有能力供應全島30%用電
2007年3月20日出版的《海南日報》刊發了一篇題為《海南省政府向實施限電居民和企業表示感謝和歉意》的報道。2007年3月17日,海南全省電力缺口達到39萬千瓦,海南省開始對居民實施避峰用電,全省約100萬人口受到影響。兩天后,海南省政府通過新聞媒體向實施限電的居民和企業表示感謝和歉意。
“那時候,海南的大企業幾乎家家都有自己的備用柴油發電機。”海南核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魏國良告訴記者,2007年,海南省因電源性缺電導致全年錯避峰超10次,共計約230天。電力短缺,成為制約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正是在這一年,海南省開始籌劃建設核電站。
昌江核電項目2010年開工,1、2號機組2015年、2016年相繼并網發電。“最直觀的感受是海南真的不缺電了,電變穩定了。”魏國良表示,2017年全年,兩臺65萬千瓦機組共實現發電量74億千瓦時,從根本上解決了海南省的電源性缺電問題。“海南省地理位置獨特,隨著戰略地位不斷提升,能源安全更加成為海南省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保障。1、2號機組的建成投運為海南提供了一個有能力供應全島30%用電的電源點。”
也正是這一占比,讓海南一躍成為全國核電占比最高的省份。
2010年,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規劃正式獲批;2019年,國家提出將海南建設成為清潔能源優先發展示范區,建設海南清潔能源島;2020年,《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海南省作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的戰略定位日益明晰。“海南核電開啟了海南能源供應的新格局,大大提高了清潔能源占比。目前,海南核電3、4號機組正處于建設中,待后續項目建成,海南省的核電占比將進一步大幅提升。有了穩定的核電‘壓艙’,海南的發展底氣也更足了。”
不一樣的突破:“雙龍”共建,打造多堆型基地樣板
予人“底氣”,源自海南核電1、2號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
換好全套安全防護裝備,在廠區內的辦證中心辦理好臨時出入證,經過兩輪安檢,記者跟隨工作人員進入海南核電一期生產區域。來到2號機組汽輪機發電廠房,墻面的顯示屏吸引了記者的注意。
在這塊屏幕上記錄著昌江核電2號機組安全運行的天數,3月24日,這個數字顯示為第1540天。截至3月9日,昌江核電1、2號機組均已經連續安全運行1500天。不僅僅是安全運行,海南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魏智剛表示,在1、2號機組優異表現下,昌江核電基地也成為中國核電唯一一個所有機組連續三個年度保持WANO綜合指數滿分的核電基地。
“那邊正在施工就是3、4號機組,半圓穹頂的是‘華龍一號’。這邊建的是‘玲龍一號’,全球第一個小堆。”離開汽輪機廠房,工作人員又介紹起正在施工的機組情況,“都是自主知識產權的堆型,我們稱其為‘雙龍齊飛、三堆共建’,在別的核電基地可看不到這樣的組合。”
提起自主知識產權,魏智剛自豪不已:“昌江核電基地是國內唯一一個全部機組實現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基地。”據了解,目前在建的3、4號機組是兩臺120萬千瓦三代先進壓水堆核電機組,采用中核集團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計劃于2026年投運。
“玲龍一號”則是全球首個陸上商用小型反應堆,采用中核集團自主知識產權ACP100核電機組,裝機容量12.5萬千瓦,示范意義更非比尋常。“‘玲龍一號’瞄準的是中小電網或者島礁供電、海水淡化等特殊應用場景。也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昌江成為最適合小堆示范的地方。”魏智剛告訴記者,與大堆相比,小堆在安全性、經濟性、靈活性和特殊廠址適應性上具有先天優勢。“全球首個,最主要的是先把項目成功做起來,然后在示范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通過小堆將核能的多用途做到極致。”
采訪中,海南核電的員工們都不約而同地向記者聊起他們心中的海核。一位在海南核電工作十余年的基層員工跟記者談起過往:“中國核電盧鐵忠書記在海南核電工作的時候一直跟我們講,海核雖然體量小、環境艱苦,但海核人就是要從別人想不到的地方走出一條路,干出一番不一樣的事業來。”這種“不一樣”成就了海南核電基地在海南的地位,成就了良好的運行業績,也帶來了不一樣的發展之路。
不一樣的“一主多元”:地企互信,深度合作謀發展
據記者了解,按照相關規劃,目前由海南核電推動的林好核電機組的前期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
“你猜猜,林好核電項目的‘收資’工作用了多久?”海南核電前期工作處處長陳波的語氣中滿是欣喜,“一天就搞定了。”陳波口中的“收資”,指的是核電機組建設前期的資料收集過程。據海南核電前期工作處副處長侯碧強介紹,林好核電項目的前期“收資”涉及廠址周邊的人口數量和分布、道路建設、車輛運行等情況。“這些信息涉及縣里十幾個部門,通常情況下也要一個多月才能完成,現在一天就拿到了。”
“看似是一天‘收資’,其實是十幾年積累的結果。”魏國良感慨,“從選定落戶昌江開始,我們的站位就是要帶動起地方的發展。昌江縣經濟基礎薄弱,多年來賴以生存的鐵礦資源正在枯竭,傳統的水泥生產近年來也存在瓶頸。海南核電來了,要給昌江不一樣的發展。”
“海南核電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座電站,更是一批科技創新的人才、一種轉型發展的機遇和可能。”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陳儒茂這樣評價海南核電對于昌江的意義。
魏國良告訴記者,依托海南核電,僅有20余萬常駐人口的昌江縣已經成為海南省的科技創新大戶。“核電是高科技含量、多學科交叉的工業門類,利用海南核電的資源,我們在昌江建立起院士工作站,把國內頂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和項目帶到昌江。”此外,在基礎設施建設、就業水平改善乃至醫療、教育提升等領域,昌江這座濱海小城已經打上了海南核電的烙印。“十幾年的時間,能真切的感受到我們已經和地方發展融合在一起。”魏國良說。
陳儒茂指出,目前,昌江縣正在同海南核電一道打造海南(昌江)清潔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園。產業園將積極培育以核電生產及其關聯產業為核心的清潔能源高新技術產業集群,逐步發展壯大以電力儲能、智能電網、環境科技、海洋生態技術為應用方向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型材料產業、信息技術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昌江具有臨港經濟優勢,自貿港“三區一中心”定位也給予當地巨大的發展動力。但由于工業體系建設處在起步階段,產業配套弱,就需要結合當地的資源稟賦與產業特點,選擇兼具高新科技和環保綠色屬性,具有較高的成熟度且能迅速形成產業規模的項目進行培育。”“以核為主,一主多元”,深度融入地方,互促共進發展,這才是海南核電要走的道路。“有核電站就有穩定而清潔的電力保障。我們還有蒸汽,有水,有自己的碼頭,這都是產業園發展的不可或缺的資源。核電的關聯產業鏈龐大,是產業園發展的源泉所在。”魏國良表示,在地方的支持下,豐富和壯大核電的產業格局,可以為海南核電的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和舞臺,也可以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產業支點。
據記者了解,目前海南(昌江)清潔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園的首個項目碳酸鋰儲能材料生產項目已經順利落地。魏國良表示,如果碳酸鋰項目能夠成功拓展,將帶動下游的電池制造、清潔能源汽車等一系列產業,形成龐大的產業集群。“核電不是孤立的,天生具有帶動作用,海南核電的發展不僅要考慮核電項目落地,更要著眼核電帶來的產業輻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要義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