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交流國內外最新技術和應用成果,推動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搭建政產學研用合作平臺,5月24日~25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簡稱“中國核協”)在浙江海鹽舉辦“2023年核技術應用產業國際大會”。本次大會以“核技術造福人類”為主題,同期舉辦“核技術增進民生福祉”“核技術點亮生命之光”“核技術助力工業創新”3個專題分會,共有70余位國內外政要,院士、專家、企業高管等發表了與會演講,共商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前景和挑戰。中國核協微信平臺發布核技術應用國際大會的部分文章,以饗讀者。
一、公共安全領域核技術應用的背景
“9·11”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引發了全球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的高度關注。2010~2016年,國際社會連續召開了四屆核安保峰會,反映出國際社會通過多邊合作尋求公共安全的強烈意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公共安全領域的全球合作,秉持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兩屆國家領導人出席了全部峰會。2011年11月峰會期間,中國政府成立了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隸屬于國家原子能機構。
核安保中心主要承擔核安保、核材料管制、核進出口管理技術支持,核安保相關法律法規、技術導則制定修訂,開展核能領域政府間交流與合作,提供大型公眾活動核安保技術支持,做好核技術應用及產業推廣等工作,并負責核安保示范中心(COE)的建設與運行。核安保中心依托示范中心(COE)平臺,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人員教育與培訓、設備測試與認證、先進技術展示與研發等四個方面積極助力中國及亞太地區公共安全。
二、核技術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應用實踐
大型公眾活動中的核安保。廣義上的大型公眾活動安保可以理解為確保重要人物、重點場所、重大活動的“萬無一失”。為了避免“一失萬無”的情況出現,做好核安保工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為此,核安保中心開展了大量工作。
保障重要人物安全。2016、2017年,核安保中心先后為杭州G20峰會和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提供核安保技術保障,確保各國國家領導人的安全。
保障重要場所。對于重點場所則分為三類情況,分別是對核設施要切實加強源頭管控,對標志性場所要做好重點防范,對人員密集地方要開展主動防控。為保障重點場所安全,首先要加強源頭管控。通過定期開展視察,確保所有核材料及其他放射性物質均處于嚴格管控之下;通過探測、延遲、響應等技術手段,從源頭確保核設施自身安全及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質的安全。
從2016年開始,國家原子能機構先后舉辦五次名為“風暴”的實戰演練,鍛煉了隊伍的響應能力,提升了突發事件處置能力,以實際行動確保核材料“一件不丟,一克不少”。
在保障核設施等重點場所安全的同時,對于具有重要政治影響、經濟價值、歷史文化意義的地標性場所,核安保中心也提供核安保技術方案。2020年9月17日,中心赴故宮博物院交流核安保工作方案;2022年4月8日,為故宮博物院進行核安保檢測。
為確保公共交通樞紐等人員密集場所安全,核安保中心先后為北京地鐵編制核安保技術導則,為海關總署大型門式輻射探測設備開展性能測試。
保障重大活動。重大活動一般指國家層面或國際性大型活動,通常在實施過程中考慮核安保計劃。此類活動一般包括國內外大型體育賽事、高級別政治活動,因為這些活動普遍具有較大影響力,容易成為被襲擊的目標。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此高度重視,出臺了“18號導則文件”,大型活動的核安保已成為國際上的通用做法。國際原子能機構已為近60項國際大型活動提供了核安保的技術支持。北京作為“雙奧之城”,在核安保方面具有豐富經驗。2008年,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為北京奧運會提供核安保技術支持;2022年,核安保中心為北京冬奧會提供了核安保技術支持。
國家原子能機構在成都召開大型公眾活動核安保國際研討會
三、在公共安全領域核安保中心發揮的引領作用
在公共安全領域核安保中心發揮的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法規技術標準制定、新技術研發以及交流研討三個方面。
法規技術標準制定。核安保中心致力于公共安全領域的政策法規研究,配合有關部門完成《反恐怖主義法》《國家處置大規模恐怖襲擊事件應急預案》《防范恐怖襲擊的重點目標分類分級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制定修訂,編制《電力系統治安反恐防范要求( 核能發電企業部分 )》等部門規章的相關章節,研究起草核設施網絡安保、防范無人機、水域等新型威脅相關技術導則近30項。
新技術研發。在應對新型威脅方面,核安保中心進行了系統研究,對無人機防御技術提出了探測、識別、處置等方案。對于水域安保,核安保中心針對水面、水下人員和裝備提出了探測、識別和響應方案。
對于大型活動核安保,核安保中心從輻射監測網絡、輻射定位和成像技術提供系統安保方案。聯合國內相關單位共同研發了一批專業設備,應用于廣大公共活動,公共交通樞紐以及重點場所等公共安全領域。
交流研討。為了更好掌握國內相關單位公共安全領域的核技術發展現狀和需求,核安保中心主動搭建交流平臺,先后舉辦了一系列技術交流和培訓活動。2020年7月,核安保中心舉辦大型公眾活動核安保新技術交流研討會;2021年5月,核安保中心為國家移民局北京邊檢總站提供了核生化一體安保培訓。
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組織交流研討
四、公共安全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
核安保中心充分發揮國際交流平臺作用,已成功組織超過70個國家2000余人次外賓參與中心舉辦的各類活動,國際交流也涉及70多個國家。
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公共安全領域長期保持密切合作,特別是2011年核安保中心成立以后,雙方在核安保領域開展了深入務實的合作。2019年9月,核安保中心成為國際原子能機構在亞洲的首個核安保技術中心,同時還是國際原子能機構核安保支持網絡成員單位。在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的指導下,核安保中心分別于2020年2月與2021年6月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簽署了《核法證學合作實踐安排》《大型公共活動核安保合作實踐安排》。
核法證學是對核材料和放射性物質進行分析,追溯核材料來源,為核歸屬分析提供證據,及時查找監管漏洞,實現自我澄清,支撐核事件作快速反應,為公共安全調查提供有效調查的一門學科。核安保中心近期正在加大發展力度。
2019年10月,核安保中心與IAEA聯合成功舉辦了大型公眾活動核安保系統和措施國際研討會。為進一步發揮核安保中心作為IAEA技術協作中心的作用,核安保中心于2022年7月開始連續舉辦四期先進探測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系列網絡研討班,來自越南、緬甸、印尼等16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在線參會,在幫助伙伴國開展輻射探測設備技術研究方面貢獻了中國力量。
在外交部和國家原子能機構大力支持下,核安保中心與柬埔寨禁止核生化武器國家管理局擔任聯合主席,于2019年11月在北京召開了“東盟地區論壇(ARF)亞太地區核安保能力建設高級研討會”,來自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越南、緬甸、柬埔寨等14個國家的40余名代表出席會議,會議取得圓滿成功,并形成了成果性文件。
五、發展前景展望
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為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應對國際安全挑戰指明了方向。我們愿與各國在和平利用核技術方面開展廣泛的交流與合作,一道為推動核技術在公共安全領域廣泛應用而不懈努力,積極探索建立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開展經驗分享和技術交流活動,加強專家互訪、共育專業人才,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確保全球公共安全貢獻中國力量。
(作者系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