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第三天,22個國家達成了一項出人意料的聲明:到2050年全球核能裝機達到目前的三倍,認識核能在實現凈零路徑中的關鍵角色。
這是聯合國氣候大會歷史上,首次有發展核能的聯合宣言。
根據美國能源部發布的宣言全文,《三倍核能宣言》(下稱《宣言》)核心內容包括共同努力推進到2050年將全球核能容量增加兩倍,達到目前容量三倍的目標,并邀請國際金融機構鼓勵將核能納入能源貸款政策。
目前,已經有22個國家加入了這一宣言,分別是美國、保加利亞、加拿大、捷克、芬蘭、法國、加納、匈牙利、日本、韓國、摩爾多瓦、蒙古、摩洛哥、荷蘭、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瑞典、烏克蘭、阿聯酋和英國。
這些國家中,加納、摩爾多瓦、蒙古目前還沒有建設核電。阿聯酋是此次氣候大會的主辦國,也是中東目前唯一有核電站投運的國家,采用韓國核電技術。此外,中國目前是全球核電裝機第三大、在建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但尚未加入這一《宣言》。《宣言》還表示號召其他國家加入。
根據《宣言》,其三倍核能目標與一些國際機構2050年全球實現碳中和的假設相一致,而中國的雙碳承諾是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統計數據,目前全球共有412個反應堆在運行,總裝機容量3.7億千瓦,為全球提供10%的電力供應。據此推測,到2050年全球核能將突破11億千瓦。
《宣言》強調了核能在本世紀中葉前后實現碳中和、將溫升控制在1.5度以內的重要作用,指出核能已經成為第二大清潔可調度的基荷電源,這有利于能源安全。經合組織核能署、世界核協會、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等國際機構所做的分析預測:全球到2050年要實現溫升1.5度以內或者在當年實現碳中和,核電裝機需要增加兩倍。國際能源署的預測表明,在2050年凈零排放情境中,2020年到2050年之間,核電需要增加一倍以上,并表明減少核電將使實現凈零排放更加困難、成本更高。
經合組織核能署(OECD-NEA)的1.5度情境下2050年全球核電裝機預測。來源:OECD-NEA官網
《宣言》還提示為新增核電提供融資的重要性,以及需要高層政治參與來推動核電的進一步發展。
參與《宣言》的國家承諾:確保核電站負責任運營,符合安全、可持續、核安保和防擴散的最高標準,確保核燃料廢物得到負責任長期管理;動員對核電的投資和創新融資機制;鼓勵世界銀行、國際金融機構和區域開發銀行將核能納入其能源貸款政策,鼓勵區域主體向核能提供財政支持;致力于支持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其他先進反應堆以及氫氣、合成燃料等其他工業領域脫碳應用的研究。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當天的發言中表示,如果想要兼顧創造就業、保證戰略自主以及較低二氧化碳排放,那么沒有什么比核能更加可持續且可靠。
美國氣候特使克里在當天的發言中表示,這并不意味著排除了其他的技術,但要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就離不開核能,就像也離不開碳捕捉、封存、利用技術(CCUS)一樣。
發布宣言當天,比利時首相德克羅還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共同宣布,將在2024年3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核能峰會。這也將是全球首次舉辦這一規格的核能峰會。
德克羅表示,當前,合理的能源戰略是平衡的戰略,如果要盡快實現凈零排放,需要核能成為能源結構的一部分。
在發布宣言前一天,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在氣候大會上發布了《凈零需要核能》的聲明。聲明指出,21世紀以來,核電避免了300億噸溫室氣體的排放,提供了世界四分之一的清潔電力;核能不產生溫室氣體,有助于能源安全和電網穩定,同時促進太陽能和風能更廣泛應用;負責任地推進包括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在內的創新技術,旨在使核電更容易建造、更靈活部署、更便宜,這對發展中國家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