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核理化院/公司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集團公司、中國原子能決策部署,緊抓重要戰略機遇期,勇做科技創新“國家隊”,跑出科產發展“加速度”,切實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打造新型產業支柱和經濟增長極。一季度戰新產業再創新高,占總營收比48%,為院/公司實現一季度開門紅注入強勁動力。
聚焦統籌謀劃
點燃產業發展新引擎
統籌規劃戰新產業戰略布局。強化頂層布局設計,開拓戰新產業發展新思路。以系統觀念通盤謀劃產業戰略布局,籌備建立高新技術研發中心,促進創新資源深度融合;加強戰略合作,與中國同輻、鄭州機械所、中核運維等多家單位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
持續優化科技產業創新體系。搭建“研發-孵化-產業化”全鏈條、全過程式科技創新體系。持續優化授權體系,加大對主體所、子公司授權放權力度,累計對子公司、實施授權52項、對主體所實施授權33項,提升子公司市場化經營能力,實施主體研究所模擬二級法人運作,建立并鞏固研發單位的創新主體地位;優化完善創新創業配套政策,跨部門組建旋轉技術聯合研發中心,集中力量開展超高速旋轉系列產品研發,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煥發新生動力。
加快健全戰新產業治理體系。完善產業管理制度體系,著力打通研產融合“最后一公里”。發布《產業治理體系指導意見》及《創新項目產業化路徑工作指引》,依據“五個成熟度”搭建“創新工作室-研發中心-項目公司”產業發展路徑,推動實現創新項目產業化路徑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化管理。成立8個創新工作室,組建真空技術裝備研發中心、集成電路研發中心等新型產業創新實體,加快推動產業發展。
聚焦關鍵技術
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
積極布局科技產業新賽道。堅持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加快構建“一體兩翼三專七新”科產發展新格局,基于專用裝備研制等方面的科研資源與優勢,深入挖掘科研能力,集智攻關突破戰新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難點,在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集成電路等領域形成一批核心技術和標志性產品。按照國務院國資委布局的“9+6”重點領域,積極策劃申報承擔15項重點任務,其中包含1項國資委未來產業啟航行動任務、6項央企煥新行動任務、8項集團公司擬重點培育任務,形成“168”專項行動,成為集團公司培育發展戰新產業的中堅力量。
持續領跑穩定同位素產業。依托主業科研資源優勢,持續推進穩定同位素產業開發,在半導體、醫療檢測、重大科研、放射性同位素前置核素和其他高端工業生產等領域,布局鉬、鐿、釓、鋅、鍺、氙、鎢、鎳等同位素研發及產業化。陸續破解生物醫藥前置核素、先進材料、關鍵裝備研制中的“卡脖子”難題,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產品的國產化替代能力,首次獲得公斤級鉬-100同位素、克量級鐿-176同位素,不斷拓寬同位素研發應用領域和行業影響力。
多點發力競速特色產業。以著力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實現關鍵技術及材料自主可控為目標,布局數字信號控制芯片、高精度電動調節閥、M40J碳纖維國產化研制及產業化應用。成功研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芯”1號數字信號控制器并完成批量測試與驗證;研制出多款電動調節閥并通過用戶驗證,成功打入半導體裝備領域。圍繞“高速旋轉、高可靠性、精密加工、耐磨、耐腐蝕”等技術特征,布局儲能飛輪、雙主軸多刀塔數控車床、高精度五軸聯動智能化數控纏繞機、氫燃料電池空壓機等代表性產品,推進高端裝備產業化發展。
聚焦成果轉化
科技創新產業煥新提速升級
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轉化作用。開創式建立鈾濃縮科技成果轉化反哺機制,加快培育戰新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形成產業端“補血”激發創新端“持續造血”的長效機制,支撐研發主體持續科技創新和長期穩定發展。不斷擴大高水平開放合作,通過承辦穩定同位素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核電化學領域新技術和經驗研討會,搭建跨行業、跨學科學術交流平臺。
一體化協同踐行產學研聯動新模式。深入推進產學研一體化聯動合作模式。成立“智慧核能”創新聯合體、“同位素材料聯合實驗室”,參與籌建天津市醫藥創新聯合體,打造創新主體匯聚地、原創技術策源地;圍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產業化孵化等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高等院校,與半導體、軌道交通、安全應急等高新技術企業強化協同,提升原始創新和引領性技術攻關能力。
建立健全戰新產業保障機制。逐步完善戰新產業工作機制。成立戰新產業領導小組,構建創新驅動、市場導向、上下貫通、靈活通暢的組織體系;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煥新發展總體目標,從資金保障、人才引育、考核激勵等方面制定戰新產業保障措施,根據項目技術成熟度及市場成熟度制定“一項一策”,明確實施路徑,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行動方案,切實提升產業發展基礎支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