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習近平出訪法國兩國共襄碳中和主題推動核能合作發展
在中法建交60周年及中法核能合作40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5日至7日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中,實現碳中和目標再次成為中法兩國的重要共識,其中共同推動核能合作與發展,作為兩國攜手實現減碳目標的重要基石備受關注。期間,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分別與法電集團面向全球共同發布《核能支持低碳發展前瞻性研究》藍皮書、簽署《關于深化核能領域相關合作的意向書》。在中法企業家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與會雙方企業還簽署了金融、核能、航空、制造業、新能源等領域15項合作協議。(來源:中國新聞網、環球時報、中新社)
2.李強向IAEA致賀信稱贊雙方在核能開發等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9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向國際原子能機構第68屆大會致賀信。賀信說,中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40年來,始終以實際行動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工作,雙方在核能開發利用、核安全與核安保、保障監督與防擴散等領域建立全方位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為全球核能治理和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李強表示,中國愿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和其他成員國進一步加強合作,攜手推動全球核能治理更加公正合理、核能發展更加普惠包容、核能合作更加開放有序。(來源:新華社)
3.國務院核準五個核電項目11臺核電機組
8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江蘇徐圩一期工程、廣東陸豐一期工程、山東招遠一期工程、浙江三澳二期工程、廣西白龍一期工程共五個核電項目。會議強調,安全是核電發展的生命線,要不斷提升核電安全技術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加強全鏈條全領域安全監管,確保核電安全萬無一失,促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五個項目共11臺機組。其中,中核集團旗下3臺,中國廣核集團旗下6臺,國家電投旗下2臺。(來源:央視新聞聯播、中國電力報、中國環境報)
4.我國核電在運在建規模升至世界第一
12月15日,2025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志作工作報告時提到,2024年江蘇徐圩等5個項目的11臺機組獲得核準,全國在運和核準在建核電機組102臺、裝機1.13億千瓦,我國成為世界第一核電大國。2025年我國將核準開工一批條件成熟的沿海核電項目,穩步推進在建核電工程建設,建成“國和一號”示范工程等機組。到2025年底,在運核電裝機將達到6500萬千瓦。(來源:國家能源局、新華社)
5.“國和一號”示范工程首次并網發電
10月31日,在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在介紹前三季度能源形勢和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情況時說,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國和一號”核電示范工程1號機組成功實現首次并網發電。該重大節點的實現意味著“國和一號”向商業運行目標邁進了關鍵一步。在“華龍一號”實現批量化規模化建設之后,“國和一號”的批量化建設有望提速。“國和一號”示范工程是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單臺機組發電功率為153.4萬千瓦,設計壽命60年。(來源,國家能源局官網)
6.我國首次舉辦IAEA核電廠運行安全國際大會
2024年4月15日至19日,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組織承辦的第三屆國際原子能機構“核電廠運行安全國際大會”在京成功召開,來自中國、法國、美國、俄羅斯等10余個國家核能企業以及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等國外研究機構40余位專家分享了核電廠運行安全經驗。參會人數突破600人新高,中方深度參與會議的致辭、報告、主持、討論等環節嘉賓人數均達到25%左右,有效彰顯了中國核能行業的國際影響力,得到國內外各方的高度評價。(來源:中國核能行業協會)
7.我國頒布首部《能源法》將統籌全國核電等能源發展布局
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能源規劃、能源開發利用、能源市場體系、能源儲備和應急、能源科技創新、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是能源領域的基礎性、統領性法律。第二十七條對我國未來的核電和布局作出了規定。(來源:人民網)
8.我國利用核電商用堆醫用同位素碳-14鉬-99實現全面國產化
4月20日—6月8日,我國醫用同位素有關科研和生產單位共同合作,利用秦山重水堆核電機組先后批量生產碳-14同位素,和镥-177、鍶-89、釔-90同位素,以及核純度99%的鉬-99樣品。這幾種同位素都是目前我國核醫藥市場緊缺的同位素。特別是碳-14、鉬-99兩種同位素的生產,將徹底破解長期依賴進口的難題,實現全面國產化。核醫藥同位素在診斷治療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來源:人民網、科技日報)
9.我國首個工業用途核能供汽項目建成投產
6月19日,我國首個工業用途核能供汽項目——“和氣一號”項目在連云港田灣核電基地正式建成投產,標志著我國核能綜合利用繼發電和城市居民供暖后,拓展進入工業供汽領域。項目建成后,田灣核電基地每年將為連云港石化基地輸送480萬噸零碳清潔蒸汽,相當于每年減少燃燒標準煤40萬噸,等效減排二氧化碳107萬噸,二氧化硫184噸,氮氧化物263噸,相當于新增植樹造林面積2900公頃,為石化基地每年節省碳排放指標70多萬噸。(來源:人民網、央廣網)
10.我國規模最大天然鈾生產基地開工建設
7月12日,我國規模最大的天然鈾產能項目——中核集團“國鈾一號”示范工程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我國產能規模最大、建設標準最高,代表國家天然鈾產業發展水平的綠色、經濟、智能、高效的天然鈾生產基地,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天然鈾保障能力、天然鈾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國鈾一號”示范工程是我國地浸采鈾三十余年創新發展的智慧結晶,是典型的綠色礦山和數字礦山。(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