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乎未來數十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整體發展理論、方向、策略和路徑的十九大報告,對于能源這樣一個行業自然著筆不會太多。但縱然如此,幾近32000字的報告,明確提及“能源”四次,提及“管道”“電網”各一次,這不能不說是能源行業的殊榮——時下最為火熱的“互聯網”,被提及次數也不過是四次。
報告立意高遠、主旨宏大、內容廣泛、提綱挈領。能源人需要怎樣解讀,才能領悟到與自身行業相關的真諦,并依此早布局、早行動、早受益?
首先,要從更為高遠的層面理解這是一個充滿了“新”字的報告。這些新,包括了新判斷、新提法、新概念、新要求、新部署。
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對黨和國家事業所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的判斷——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個判斷之重要,在于,這是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方位,方向與位勢也。不知方向,就找不到北。所有努力,如果方向不對,不但努力付諸東流,甚至,會產生破壞力。不知位勢,就不知道如何正確去做,位勢不清,或畏手畏腳首鼠兩端,或操之過急成為無源之水。
次之,能源人還要知道自己所在的國家,正在集中精力與資源解決什么問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中國解決的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社會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矛盾;現在,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不乘國家之勢,能源行業就無從談到蓬勃發展。過去,能源企業不斷提高生產能力,生產更多能源以滿足消費需求;現在,能源行業要滿足美好生活的需求。凡是與百姓美好生活需求相悖的能源及其生產方式乃至服務方式,都是逆勢而行。
從宏觀上,能源人至少要充分理解這一頂層重大變易,才算對報告主旨有了合格的解讀。
中觀上,能源人還需要充分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中這樣幾條:一條是,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一條是,堅持新發展理念;一條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這三條,對于整個能源行業而言既充滿挑戰,又充滿機遇。挑戰在于,一些固有的利益格局可能會被打破,能源行業必須做出轉變。這對于一些人一些企業而言,或許會面臨短時期的陣痛;機遇在于,更多改革紅利可以被分享,能源行業行業得以轉型,企業可以面臨更多更為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個人可以憑真本事吃飯。
微觀上,能源人必須讀懂報告中的兩個詞:綠色,低碳。
綠色一詞在報告中總計出現15次;低碳出現4次。
報告第九部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專門以一節論述“推進綠色發展”,這段話對能源人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原文照錄如下: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和綠色出行等行動。
短短225字中,既有對未來中國能源體系的明確表述,又有對能源產業的發展導向,還對能源革命作出“生產”與“消費”兩端的界定。所有這些意味著什么,每一個能源人不可不察。
從以上三個方面解讀十九大報告與能源的關系,或許是能源人最為基本的解讀方式。
事實上,這份報告關乎中國未來的方方面面,這些方方面面或多或少都與能源行業、企業、個人有關。因此,這份報告更值得能源人用更多時間、更多思考去全面、深入解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關于報告的讀法,還可以采用交叉法、聯想法等。
交叉法,舉例說明如下:光伏企業不但要認真解讀“清潔能源產業”六個字,還可以認真尋找“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一段中的機會。
聯想法,舉例說明如下:傳統能源行業比如油氣企業電網企業,既要讀懂“管道”“電網”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又要讀懂“美好生活需要”中還暗含著提升對百姓服務的重要性。